編按:20多年前,林試所助理研究員李俊緯的碩士論文主題是棣慕華鳳仙花( Impatiens devolii T. C. Huang)和黃花鳳仙花( I. tayemonii Hayata)的繁殖研究。在跟著李瑞宗與張祖亮兩位恩師多次上山的探查中與這兩種植物結緣後,從此不再能離開這片花花世界。 親近自然的起點 鳳仙花「爆爆果」的特有彈射現象 說到鳳仙花,我想大部分人會先想到台灣隨處可見的非洲鳳仙花,以及他們配有種子彈射裝置的蒴果。我們小時候會叫它「爆爆果」,每次看到都會很興奮的上前捏一下,看它爆裂開來彈出種子,就跟看到含羞草會想要摸一下相似的心情,如果剛好遇到未成熟不會爆開或是認錯植物就會很沮喪。也因為這樣的理由,開始學會辨識植物。 事實上,會彈射種子的果實,其他物種也有相似構造,並不是非洲鳳仙花特有,而是所有鳳仙花屬( Impatiens )的植物有都具備此特色,包含筆者研究的這兩種鳳仙花。鳳仙花屬植物的拉丁屬名 Impatiens 意指是不耐用、沒有耐性的意思,生動寫實地描述了這類植物果莢成熟之際、會自行爆裂彈射種子的特有現象,透過此一物理方式達到傳播種子、繁衍族群後代的神聖目的。此一獨特傳播機制,竟也成了不少孩童的自然童玩與童年美好記憶。 除了鳳仙花以外,小時候的自然童玩還有很多,例如拿美人蕉的花蜜當點心、大花咸豐草的果實當飛鏢、五節芒的葉子當弓箭或車前草可整株當毽子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