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6年《熱蘭遮城日誌》中,描述了當時阿姆斯特丹農場(今台南市永康區)的落花生種植,這是台灣對於落花生的首次記錄。這一段文字,意味著500多年前哥倫布航海大時代中,台灣因緣際會地參與了一場糧食移棲(food migration)的世紀之旅,這是人類干擾生態與文化最強力的一次旅程,其中主角之一,便是遠從南美發源地,跨海而來的落花生。 美味的花生,飄洋過海來到台灣。圖片來源: Kexy Huang 。CC BY-NC-ND 2.0 當時,落花生經由葡萄牙人帶往印度與非洲,讓這兩地發展至今,成為今天世界上主要的花生產地,改變了當地農民的經濟與飲食習慣。並經由西班牙人帶到中國南方,讓人們對這落花生果的奧秘方式及神奇風味,產生無比的想像,而成為18世紀中國人筵席上「長生果」美名。 怎麼稱呼?土豆 花生 peanut 落花生,俗稱peanut,這個英文名讓人多少產生誤解,以為它是一種堅果nut,並非豆類pea。從拉丁學名(Arachis hypogaea)中,我們得知Arachis是指「豆類」之意,hypogaea是指「在地下」的意思。台灣人以「土豆」來形容這個舶來品,卻是最傳神最科學的命名。長期以來,在原住民農耕系統中,常常可以見到它加入到輪作與間作系統中,讓人誤以為是本土作物。其實,南台灣的魯凱族人稱落花生為「maka-payrang」,意指「來自-平地的」明確地闡述了這個作物的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