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生物簡介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40

【台灣紅皮書】失落的曠野雞啼 「草原明珠」環頸雉

$
0
0
每當前往東部的火車經過花蓮、台東的田間,悠閒啄食的環頸雉即是深受乘客喜愛的田園印象,此等美景存在已久,甚至看似永恆。然而,事實上,環頸雉正面臨許多無形威脅。2017年8月,農委會特有生物保育中心發表了鳥類紅皮書名錄,將環頸雉列入現況「極危」鳥種,評估指出環頸雉族群內部可繁殖個體數下降,換句話說,環頸雉雖然廣泛分布於臺灣低海拔平原,族群量卻可能有遞減之勢。環頸雉究竟受到甚麼樣的干擾與威脅呢?又該如何試著緩解這些問題? 以鑲嵌式地景為活動範圍 住在草地與森林之間的二級保育類 環頸雉( Phasianus colchicus ),俗稱雉雞,台語又名啼雞。目前台灣島內,大多數族群分布於花東縱谷平原,除此之外,各縣市的農村、機場與河口地帶,也有穩定的族群棲息,只要有廣大的草生地和次生林互相錯落、鑲嵌的地景,就可能做為環頸雉的棲地。 環頸雉偏好在草生地覓食,無論是自然或人造棲地,自然棲地如河岸的長草澤,廢耕已久的農田,或是次生林林下的長草叢;人造棲地則如稻田、柑橘園、釋迦園、甘蔗園、公園綠地與龍眼園等,可提供草地、小灌木與小喬木組合而成的棲地。除此之外,休耕期間農田轉利用的茅草地、大花咸豐草、大波斯菊等草生地,也是環頸雉偏好的夜棲地點。 每天早晨日出之時,環頸雉開始了一天的覓食行動,持續到約9點左右。中午之後若烈日當空,環頸雉會在樹林或長草叢內休息,待到下午2點,開始一天中第二波活動高峰,...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40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