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種梅峰石蜈蚣的發現,源自2017年1月時,我在科博館一批多足動物的標本中,發現了新形態的石蜈蚣雄性第二性徵:在其第15對步肢的腿節腹側,具有一個極大的半球形突起,此特徵在過去石蜈蚣的文獻中從未被描述過,是世界的首次發現。此一特徵經科博館李坤瑄博士以掃描式電子顯微鏡拍照,我們確認了此物種無疑是新種石蜈蚣。 事實上,這批多足動物標本是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吳聲海教授於2002年,採自台灣大學位於山區的梅峰實驗農場,而後捐贈予科博館蒐藏。經過了15年,當我鑑定這批標本時,才發現新種,並以電子顯微鏡拍照確認,而後以採集地點加以命名為梅峰石蜈蚣( Lithobius(Monotarsobius)meifengensis sp. n. )。 石蜈蚣屬( Lithobius sp. )在動物系統分類上,歸類於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唇足動物綱( Chilopoda )、石蜈蚣目( Lithobiomorpha )。其形態特徵為:身體扁平短小,體長很少超過2公分,具有15對步肢;呼吸的氣門開口於身體的兩側;觸角為18~100節;頭部兩側的單眼數目,因物種而異,由0到30多個,且大小不等。石蜈蚣大多棲息於石頭下、腐葉堆中及盆栽下。 部分動物具有雄性第二性徵如:公獅的鬃毛、公雞的雞冠等,有些唇足動物也具有獨特的雄性第二性徵。過去有關石蜈蚣雄性第二性徵的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