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民眾最熟悉的攀木蜥蜴,分類地位在今年有了重大的修訂!牠們的屬名由過去大家耳熟能詳的 Japalura 修正為 Diploderma 。這篇論文由奧克拉荷馬大學的王剀博士、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所的車靜老師、和我們實驗室共同合作,在今年秋天發表在林奈氏學會動物學期刊(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演化樹的觀念與學名的更迭 林奈氏在18世紀倡議的二名法,訂定了全世界各種生物的命名基礎,也成為所有「生物人」描述各種動植物的共通語言。每一個的物種都帶有它「屬名」和「種名」兩個字的組合,獨一無二。在分類學和演化學的觀念之中,「種」代表的是一群具有相同特徵、具有演化上共同的歷史命運、彼此交換並共享遺傳特性的群體。大部分的分類學家認為「種」是一個客觀存在的主體,由物種內部的內聚力來維繫(也就是說,大部分物種會傾向與同種的其他個體交配,而會拒絕其他物種的求偶)。但「屬」跟屬以上的階層,則是科學家們為了溝通方便而定義的分類階元。數個血統接近的物種形成一個「屬」,數個血統接近的屬形成一個「科」,由此一路推演而上。在演化的最根源,有個假想的生命源頭,這可能就是所有生物的共同祖先。在分類學家的理想狀況下,物種的演化歷程真的就像一棵樹,由根部往上,開枝散葉。只要有足夠的訊息,我們就有機會重建這棵樹,這就是生命樹(tree of life)的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