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12年出版的《臺灣淡水魚類紅皮書》調查,台灣目前共發現265種原生淡水魚、包含37種全世界僅台灣找得到的「台灣特有種」,魚類生態相當豐富。然而,無論是造景水池、甚至天然湖泊中,悠游的總是色彩斑斕的錦鯉、吳郭魚等外來物種。令人不禁想問,台灣原生的原生淡水魚究竟在哪裡? 汐止區的金龍湖是雙北地區面積最大的湖泊,住宅區環繞,湖岸設有環湖步道,供居民遊客休憩。 早上9點,金龍湖畔已聚集不少釣客。環湖木棧道底下,奇力魚成群聚集,釣客隨意放下餌,活蹦亂跳的奇力魚便輕易上鉤。釣客們表示,現在釣到的幾乎都是吳郭魚、泰國鱧強勢外來種,或曲腰魚、奇力魚這些適應能力強,能忍受污濁水域的淡水魚。一名釣客直言,「要在金龍湖看到原來棲息在此淡水魚,很難了。」 早期金龍湖曾擁有豐富的淡水魚生態,但隨著建案開發、污水排放及民眾釣客隨意放養,早已被破壞。 金龍湖是台灣許多湖泊的縮影,水上相當文明,水底下的生態卻面目全非。 棲息在湖泊埤塘的淡水魚 處境最危險 2012年,農委會林務局委託國內學者製作的《臺灣淡水魚類紅皮書》出版,公布高達1/5的淡水魚種生存遭受威脅,包含10種保育魚類。其中,棲息在湖泊、埤塘這類靜水區域的淡水魚,處境最危險。 「住在山上的櫻花鉤吻鮭,不是最迫切要保育的魚類。」魚類分類學專家、海洋大學教授,紅皮書作者之一的陳義雄說,棲息在河川中下游和湖泊埤塘的魚類,生物多樣性高,卻受到廢水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