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龜( Mauremys reevesii Gray, 1831)是台灣原生的淡水龜之一,目前屬於瀕臨絕種保育類動物,在《 2017台灣陸域爬行類紅皮書名錄 》中被列入國家極度瀕危(NCR)等級,僅在金門有穩定的族群棲息。金龜分布在日、韓、中國與台灣,數量在中國相當多,但卻是以人工繁殖為主,野外族群稀少,因此金門的野生金龜族群顯得更加珍貴。 舊時戰地 成金龜良好棲地 金門因為其特殊的戰略地位,在戰時開挖許多水塘、存備水源,而這些高密度的水塘正好提供金龜良好的棲息地。2011年時,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林思民帶著李昱、林彥博、林展蔚、周時平等多位研究生,在金門調查金龜的棲息狀況。他的團隊選擇了41個水塘作為採集點,其中在21個水塘中發現金龜的蹤跡,顯示目前金龜在金門有穩定的族群棲息。如果走在人為干擾較少的水塘邊,就有可能看到金龜的身影。 研究團隊觀察到,金龜的個性比較害羞,不像斑龜或巴西龜,會出現在河岸邊、石頭上曬太陽;牠喜歡比較隱匿的地方,通常會選擇水生植物豐富、附近植被較茂密的小水塘,隱身在某塊枯木上。 道路開發除影響金龜分布 更可能提高路殺危險 值得注意的是,林思民的團隊還發現金龜分布與水塘特性的關聯。「金龜雖然數量穩定,但分布並不平均。調查顯示,池岸內外的植被越茂密,越可能看到金龜棲息。若池塘的水域植物覆蓋程度越高、離道路距離越遠,棲息的金龜數量就越多。」...
↧
【台灣紅皮書】僅在金門有穩定族群棲息 野生金龜受路殺與雜交威脅
↧
【台灣紅皮書】稀有活化石南湖山椒魚 面臨全球暖化等世紀性挑戰
比恐龍還早演化出來的山椒魚,是少見的活化石,牠們喜歡低溫潮濕的環境;位於亞熱帶的台灣,本來似乎不是牠們理想的棲地,但是由於連綿高聳的山脈,台灣因而成為山椒魚在北半球分布的最南界。 在台灣,對於溫濕度要求嚴苛的山椒魚,幾乎只能生存在海拔2000公尺以上的高山地區。其中南湖山椒魚( Hynobius glacialis )更只在南湖圈谷及其附近有發現紀錄,數量本極其稀少,再加上登山客的干擾及全球暖化的衝擊,生存條件艱困,因此在《2017台灣兩棲類紅皮書名錄》中被列入極危等級。 DNA鑑定與外形比對 辨明南湖山椒魚的物種身世 台灣目前有五種山椒魚的紀錄,分別為南湖山椒魚、觀霧山椒魚、阿里山山椒魚、台灣山椒魚,以及楚南氏山椒魚。然而早期由於欠缺系統性的調查研究,並未調查發現及辨別出南湖山椒魚與觀霧山椒魚,直到十多年前,才由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呂光洋與已故的賴俊祥博士,使用DNA鑑定技術及外形比對,發表出這兩種新種 [註1] 。 呂光洋教授表示,台灣的山椒魚因為棲息地受到高山地形阻隔,產生適應演化,故外型上明顯有所差異。如阿里山山椒魚體色偏深褐色、楚南氏山椒魚身上有大斑點、台灣山椒魚體色偏灰黑、觀霧山椒魚體色偏黑褐且尾巴較短,相較之下,南湖山椒魚身體則較為細長,背部有淺黃色或黃褐色的不規則細斑。因為外形有所分別,師大的研究團隊才決定使用DNA定序技術,讓新物種的確認有更可靠的證據。...
↧
↧
【台灣紅皮書】挖洞築巢的豎琴蛙 棲地復育與備份為保育重點
豎琴蛙( Nidirana okinavana ),因其叫聲如豎琴般動聽而得名,體色深褐色,體長不超過五公分。雖然體型小、不起眼,但目前全世界只有南投縣魚池鄉跟日本的八重山群島,可以找到牠們的芳蹤。 豎琴蛙在台灣赤蛙科中,因為繁殖期間需先挖洞築巢,而對棲地有較嚴格的要求。具備此條件之棲地本就不多,再加上棲地品質下降、人為干擾等因素,豎琴蛙在《2017台灣兩棲類紅皮書名錄》中,列為台灣「極危」(crtical endangered)等級。此外,豎琴蛙也被日本環境部列為「絶滅危惧Ⅱ類物種」,即易危物種(vulnerable species)。 獨特的身世淵源 1985年,日本福岡教育大學倉本滿教授在西表島採集到豎琴蛙標本時,因為牠「登登登」的叫聲,宛如豎琴演奏般動聽,而將其命名為 Rana psaltes ,種小名「 psaltes 」即有豎琴演奏者之意。 早期較以形態作為物種分類的標準,爾後隨著分子生物學的發展,不同的基因、樣本地點多寡、取樣範圍是否完整、是否有採集到相關物種等,都成為影響分類的標準。因此豎琴蛙的屬名和種小名不斷改變。 2007年,松井正文教授發現 Rana psaltes 其實只是 Rana okinavana 的同物異名,因而將其種小名更改為 okinavana 。 去(2017)年底,中國發表新種南昆山琴蛙( Nidirana nankunensis ) [1...
↧
發現新種「梅峰石蜈蚣」 第二性徵成關鍵
新種梅峰石蜈蚣的發現,源自2017年1月時,我在科博館一批多足動物的標本中,發現了新形態的石蜈蚣雄性第二性徵:在其第15對步肢的腿節腹側,具有一個極大的半球形突起,此特徵在過去石蜈蚣的文獻中從未被描述過,是世界的首次發現。此一特徵經科博館李坤瑄博士以掃描式電子顯微鏡拍照,我們確認了此物種無疑是新種石蜈蚣。 事實上,這批多足動物標本是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吳聲海教授於2002年,採自台灣大學位於山區的梅峰實驗農場,而後捐贈予科博館蒐藏。經過了15年,當我鑑定這批標本時,才發現新種,並以電子顯微鏡拍照確認,而後以採集地點加以命名為梅峰石蜈蚣( Lithobius(Monotarsobius)meifengensis sp. n. )。 石蜈蚣屬( Lithobius sp. )在動物系統分類上,歸類於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唇足動物綱( Chilopoda )、石蜈蚣目( Lithobiomorpha )。其形態特徵為:身體扁平短小,體長很少超過2公分,具有15對步肢;呼吸的氣門開口於身體的兩側;觸角為18~100節;頭部兩側的單眼數目,因物種而異,由0到30多個,且大小不等。石蜈蚣大多棲息於石頭下、腐葉堆中及盆栽下。 部分動物具有雄性第二性徵如:公獅的鬃毛、公雞的雞冠等,有些唇足動物也具有獨特的雄性第二性徵。過去有關石蜈蚣雄性第二性徵的描述,...
↧
【台灣紅皮書】分布極狹窄的溪流細鯽 分類爭議引保育論戰
2017年公布的「台灣淡水魚類紅皮書目錄」極危名單中,「溪流細鯽」這個名字顯得有點陌生,翻閱市面上的圖鑑,幾乎都還找不到溪流細鯽的介紹。其實,溪流細鯽是由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副教授廖德裕等人,在2011年時從台灣白魚族群中獨立出來發表的新物種,目前僅棲息在濁水溪支流水里溪的上游。然而,溪流細鯽在分類學上是否是一新種,在學術界仍有些爭議。有的學者認為,溪流細鯽僅是台灣白魚在不同地區的演化差異,不足以獨立成種。本文除了介紹溪流細鯽發現背景及棲地現況,也提供學術上的不同意見。 實驗室裡的台灣白魚 似乎長得不一樣 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副教授廖德裕,是發表溪流細鯽的作者之一。他表示,當初去成功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王建平的實驗室,找王建平的學生林弘都博士時,發現一尾台灣白魚的活體,看起來不太一樣。林弘都表示家中還有些水里溪採集的台灣白魚標本,兩人便將標本找出來比較,發現了側線走勢差異,於是著手進行研究。 2011年時,廖德裕、林弘都等完成研究,將水里溪上游這支族群發表為新物種,命名為 Aphyocypris amnis ,中文直譯為溪流細鯽(又名日月潭細鯽)。 新種發表的論文 註1 中提到,溪流細鯽的側線,在經過臀鰭時有垂直向上的轉折,台灣白魚則沒有此特徵。而溪流細鯽的側線鱗總數,也普遍比台灣白魚來得少。《台灣淡水及河口魚圖鑑》的作者周銘泰也補充,兩者外觀上能觀察到的差異,還有口裂的角度。...
↧
↧
【南洋味】用植物妝點食物 餐桌上的調色盤
近年到東南亞泰國等地旅遊時興的一項遊程,是到烹飪教室上一堂體驗當地飲食文化的烹飪課。東南亞的飲食有強烈的地域風格,街頭小吃展現出常民生活的飲食文化,酸、辣、甜的口味,揉合著大量的椰奶和香料,不僅提供嗅覺和味覺的刺激,更不忘在色彩上強調當地飲食的特色。 知名餐廳推出的泰國菜烹飪課要價不斐,半日課程包含在地市場導覽、專業廚師授課及現場實作,最後在餐廳內享用遊客自己做的泰式餐點。不過正因為能夠跟著廚師走入市場,了解各種香料植物在迷人的南洋料理中扮演的角色,探究充滿芳香和色彩的餐點從市場到餐桌的歷程,簡單來說是走一趟南洋飲食文化的小旅行,因此讓國外旅人趨之若鶩,也名列泰國深度旅遊必訪的活動之一。 「先喝杯餐廳特調的香茅茶吧。」喝完茶,跟著烹飪指導員的腳步前往附近的早市。市場是認識在地飲食文化的先修課堂,熟食、小吃、水果、香草蔬菜、魚肉米、辛香料等,構成了泰國人飲食的日常,每一項都值得特別介紹。 香蘭 南洋綠色植物精靈 市場小攤販售的椰奶蛋絲小煎餅,是數百年前流傳至今的點心,原本是精緻的宮廷美食,流入民間加以改良後,成了常民的街頭小點。格外有趣的是一個個小巧多彩的水果造形甜食,艷麗的色彩下,是用綠豆泥、椰奶和糖漿熬煮後巧手捏製而成,如玩具般的造型和顏色,說明早期泰國皇室宮廷美食的精緻細膩。這些源自17世紀大城王國的宮廷甜點,當初經西方文化流入後,融合了在地香草植物發展而成,流傳數百年至今,...
↧
【山林奧秘】餵養不凡森林的平凡物種——長尾栲
在觀霧地區雲霧繚繞的中海拔森林裡,你不能不認識長尾栲這個物種。 廣泛分布於台灣低至中海拔森林的長尾栲,屬於殼斗科一員。提到殼斗科這個響亮的名詞,許多人腦海中會浮現電影冰原歷險記中那顆被松鼠追到天涯海角的橡實。橡實那討喜的造型是由兩大結構組成:渾圓飽滿的「果實」以及覆蓋於其上的帽子——「殼斗」。但並非所有殼斗科植物的果實都呈現這種經典樣貌,光是殼斗本身的形狀,以及覆蓋在外的鱗片就有非常多樣的表現。例如本文的主角長尾栲( Castanopsis cuspidata )的果實,就是殼斗完全包覆果實的形態,殼斗外側還均勻分布一些短小的棘刺,與一般印象中的橡實形象大相逕庭,這種殼斗完全包被果實以及在殼斗外側長滿或長或短的棘刺是殼斗科當中栲屬(Castanopsis,又名苦櫧屬)植物的特色。 探究長尾栲的名稱時,會發現一件有趣的事情:長尾栲不只叫作「長尾栲」,還可稱作「卡氏櫧、小紅栲、米櫧、長尾尖葉櫧、長尾尖錐栗、長尾柯、長尾苦櫧」等多種中文俗名;而翻開學名的命名歷史則更有趣了,過去這個物種曾經被分類學家歸類於石櫟屬或麻櫟屬,目前則被歸在栲屬中,這些訊息透露其分布範圍之廣泛,產生不少地區性的形態差異,令人不易掌握,也因此在不同地區有著不同的稱呼方式。 森林中的自助餐廳 一棵樹養百樣小動物 若從鳥的觀點來看,牠必然會在春季飛越森林上空的時候對長尾栲留下深刻印象。...
↧
【水下新知】多元世界超乎想像 從性別轉換一窺生物奧秘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於10月27日邀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顏聖紘,以「無所不在的變性行為」為題,說明生物進行「性轉換」的奧秘。以此文紀錄演講內容,與讀者分享生物世界的奇妙。 身為哺乳類的我們,一出生就已決定了性別。然而,有些生物雖然出生時是雌性,卻可能因為環境、族群變化,得以在後天變為雄性,甚至可以再度逆向轉換為雌性,這種現象稱作「性轉換」。 在生物界中常見的雌雄同體 在介紹性轉換前,顏聖紘首先帶領聽眾了解何謂「雌雄同體」(Hermaphrodite)——這個名詞一開始用作描述人體的病態,直到演化、生態學者開始普遍使用後,才從貶義詞變為中性術語。事實上雌雄同體在生物界是很常見的性別呈現樣貌,例如在你我身邊的許多植物。 關於動物,豹紋蛞蝓( Limax maximus )和斑紋隱小鱂( Kryptolebias marmoratus )都是很值得一提的例子:豹紋蛞蝓是一種雌雄同體、異體受精的生物,具有極為獨特的交配方式——兩隻蛞蝓會藉由黏液懸吊在空中,彼此纏繞,接著伸出各自的生殖器,交換彼此的精子來使對方受精;斑紋隱小鱂則是少數雌雄同體且自體受精的淡水魚,體內同時有精巢和卵巢,能夠自己受精、產卵,產生許多自己的複製品。由於這樣不尋常的特性,使得牠們成為重要的動物行為學模式生物,因為科學家可以在去除遺傳上的變因來討論各種行為學議題。 性轉換的機制與演化優勢...
↧
【水下新知】一窺軟絲奧秘:用體色來「說話」的頭足類
我們熟知的多數生物主要是用「聲音」來溝通,我們也熟知某些生物會藉由改變體色等方式來躲避敵人或得以順利覓食,這是種操弄「視覺」的技倆。但能把兩者做結合的,就不得不提及軟體動物門中擁有最複雜神經系統的生物──頭足類! 大多數頭足類能夠以神經操控體表色素細胞的收縮,以展現各式各樣的體色。這不僅可用來隱蔽身形,有時也是互相傳遞訊息的方式。在影片中、或潛水時,常會看到牠們不斷變化體色,到底這些五彩斑斕的花紋有何意義?牠們體色的變換到底代表什麼溝通的訊息?我們又如何理解牠們在表達甚麼?2017年初,在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 由清華大學焦傳金老師實驗室發表的這篇探討台灣軟絲的體色變化溝通模式(Lin et al., 2017),可讓全世界對於頭足類的溝通方式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近年來在台灣東北角沿岸以新鮮竹枝綑紮入水吊置,可在水下提供因日漸減少而找無產卵場地的軟絲們產卵,將可吸引為數不少的雌雄軟絲來此進行交配、產卵。在產卵過程中,軟絲們會有各式各樣的行為,而其間牠們「多話」的程度,我想只能用七嘴八舌、大聲嚷嚷來形容吧! 所以該怎麼研究牠們的溝通呢?本研究將所有觀察過軟絲出現的體色共分為27個體色單元,有了這些體色單元,可清楚描述各個行為下的複雜體色(圖一)。接著將所有在野外棲地與實驗室水槽飼養的軟絲交配拍攝影片再區分為五個行為:共游、戒護、競爭、...
↧
↧
【山林奧秘】寬尾鳳蝶唯一食草 台灣檫樹面臨「高齡化」困境
漫步在觀霧山莊前的春,是鵝黃與乳白的色彩交融。當我們在山莊前庭信步而行,可曾注意到仰角方向的滿樹金黃?這棵是觀霧地區著名的台灣檫樹( Sassafras randaiense ),正綻放著春天到來的信號。 檫樹在分類上屬於樟科(Lauraceae)檫樹屬(Sassafras)植物,曾繁茂於新近紀時期,而在第四紀冰河時期後的今日,全世界的檫樹僅存3種,各分布於台灣、中國大陸及北美洲東部。相對中國檫樹( S. tsumu )及北美檫樹( S. albidum )這兩種於原生地廣泛分布的樹種,台灣檫樹的分布狹隘許多,歸因其野外族群數量稀少且相互隔離、幼苗更新不易等因素,也因此台灣檫樹以「易危物種」的身分被列入2012年9月由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與台灣植物分類學會共同發表之《台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初評名錄》中。 樟科植物為台灣原生木本植物第一大科,共有12屬65種,在台灣全島中低海拔森林中扮演重要的樹種組成成分。其中檫樹屬僅有台灣檫樹單一種類,為台灣特有種,零星生長於全島中低海拔雲霧繚繞之 盛行雲霧帶 (prevalent cloud zone),棲身於濕潤的闊葉樹林、檜木林或針闊葉混淆林中,常與紅檜、扁柏、柳杉、長葉木薑子、山胡椒(馬告)等植物共同生長。 台灣檫樹是樟科植物中少見的落葉性喬木,每年於秋季開始,葉子會逐漸轉成亮眼的黃、濃豔的橙,乃至乾枯的褐,終在冬日寒風的吹拂下飄落殆盡,...
↧
【台灣紅皮書】特殊生活史遭水泥工程阻斷 「兩側洄游」的蘭嶼吻鰕虎
在台灣目前廣義的原生淡水魚中,鰕虎科佔了大約75種,是數量最多的魚科。鰕虎科魚類體型偏小、具有腹鰭特化成吸盤的特徵,其中,屬於台灣特有種的蘭嶼吻鰕虎,在這次紅皮書中被列入極危(CR)等級。蘭嶼吻鰕虎分布在蘭嶼的主要溪流中。2012年天秤颱風重創蘭嶼,強風豪雨侵襲下,造成島上的機場、港口及房屋損毀。災後後續進行多項的水利整治工程,更加劇破壞包含蘭嶼吻鰕虎在內的許多蘭嶼生物的棲地。 台灣特有種蘭嶼吻鰕虎 蘭嶼吻鰕虎( Rhinogobius lanyuensis Chen, Miller & Fang 1998)俗名狗甘仔、甘仔魚,為台灣特有種,也是台灣分布區域最狹隘的一種吻鰕虎魚類。 蘭嶼吻鰕虎的體色為黃棕色,臉頰上有紅褐色斑紋,體側有數條黑褐色的垂直橫帶,腹鰭則特化成吸盤狀,可以吸附在岩石上。雌魚在生殖季節,腹部會變成青藍色。蘭嶼吻鰕虎的體長約4-10公分,肉食性,屬於底棲型魚類。主要以小魚、水生昆蟲、小型甲殼類為食,鑽沙能力相當活躍,分布在河川中下游、佈滿石礫的區域,在蘭嶼島上各條主要溪流都能發現牠的蹤跡。 蘭嶼吻鰕虎的生活史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博士黃世彬提到,吻鰕虎的生活史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可在淡水河川湖泊中完成生活史的陸封型,另一類是生活史中會歷經溪流淡水域與海水域的兩側洄游型,而蘭嶼吻鰕虎即屬於 兩側洄游型 。 在繁殖季節時,...
↧
【台灣紅皮書】即將消失的飛行哺乳類——台灣狐蝠
在東方中國人的世界裡,蝙蝠的「蝠」與幸福的「福」,音同字似,自古即被視為吉祥的象徵,許多古式文物、雕飾、年畫等,多以蝙蝠為「迎春納福」的圖騰;而普世人生最大的幸福——「五福臨門」,即以五隻蝙蝠環繞之圖案為象徵,代表「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和「善終」(平靜而自然死亡) [ 註 ] 。然而,蝙蝠晝伏夜出的習性,不僅增添其濃厚的神秘色彩,也引發了許多怪異的傳說。牠們是會飛的老鼠?還是不會下蛋的鳥類? 事實上,蝙蝠是一類唯一會飛行的哺乳類。台灣地區有30多種的蝙蝠,其中以台灣狐蝠( Pteropus dasymallus formosus )體型的最大,但牠們既不吸血、亦不追蟲,而是一群平和的素食者,以植物果實為食。然而,這種屬於台灣特有亞種的大蝙蝠,卻正面臨著絕種的危機! 台灣哺乳類的種類數,蝙蝠位居第一 台灣是一座位居太平洋一隅的翠綠海島,面積雖僅約36,000平方公里,但由於位處熱帶與亞熱帶之間,境內高山林立,變化多端的氣候和豐沛的雨量孕育出多樣化的自然環境,提供了各類野生動物棲息與繁衍。目前所知,有80多種的陸域野生哺乳類動物生活在這座美麗的島嶼上,蝙蝠是種類數最多的一類,生存在台灣地區(含離島)的蝙蝠至少有36種,分屬於六個科,包括大蝙蝠科3種、蹄鼻蝠科2種、葉鼻蝠科2種、摺翅蝠科1種、游離尾蝠科1種,以及蝙蝠科27種,有一半以上是台灣的特有種類。...
↧
【台灣紅皮書】歐亞水獺告急 僅存不及200隻
水獺擁有渾圓大眼、短而俐落的四肢及奇特的叫聲,在日本颳起一股飼養風潮。台灣其實也有野生的水獺棲息,牠們是生活在金門地區的歐亞水獺。然而,歐亞水獺屬於瀕臨絕種保育類動物,在去(2017)年公布的陸域哺乳類紅皮書名錄中被列入國家極危等級,正面臨棲地破壞、路殺、流浪動物襲擊等危機,現在僅存不到200隻。 歐亞水獺是台灣唯一一種水獺,目前僅存於金門 歐亞水獺是唯一一種棲息在台灣的水獺,過去在台灣本島有零星的發現紀錄,但目前僅能在金門見到牠的蹤跡。歐亞水獺屬於夜行性動物,不易觀察與捕捉,要估算其數量並不容易。 台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教授李玲玲,20多年前就開始在金門研究歐亞水獺。李玲玲的團隊透過分析水獺糞便中的DNA,來記錄水獺的個體、估算目前族群數量。「根據過去紀錄,在金門平均每一公里長的溪流,會有1隻歐亞水獺棲息」。李玲玲解釋,以此數據為基準,計算水系及海岸線總長度,算出目前金門約有100-200隻歐亞水獺棲息。 「但歐亞水獺最近在金門西南地區的棲息狀況不太好,古崗湖附近原本還有一些水獺聚落,已經很久沒有發現紀錄。」李玲玲說,由於自然棲地減少,能承載的水獺個體數也會變少,推估目前金門的水獺族群數量有下降的趨勢。 歐亞水獺三大威脅:棲地破壞、路殺及流浪動物 歐亞水獺在金門遭遇的威脅,主要來自人為開發導致棲地破壞、路殺及流浪動物攻擊。 歐亞水獺對生存環境的要求高,需要足夠乾淨的水...
↧
↧
【水下新知】珊瑚大量產卵的壯麗景象之外 在東北角的多起新發現
編按:珊瑚礁同步產卵的壯觀畫面,只要見過,便讓人難忘。台灣之前的相關研究多聚焦南部墾丁等地,陳倢蓁在海洋大學海洋研究所博士班期間,啟動了東北角的珊瑚研究,不僅補上了很重要的一處研究缺口,也陸續有不少重要發現,以下便由珊瑚婦產科醫生來聊東北角。 珊瑚礁每年最活躍盛行的大事,就是珊瑚產卵。 最早在1980年在大堡礁發現了珊瑚會同步產卵,隨後各國的學者在不同海域的珊瑚礁陸續投入此項研究。台灣也不例外,在1992年戴昌鳯、樊同雲及宋克義教授發表了墾丁的珊瑚在四月及五月時有大量同步產卵的記錄,因而引發媒體於每年的四、五月間熱烈報導墾丁珊瑚大量產卵的訊息。 除了珊瑚同步大量產卵的壯麗景象外,真正吸引眾多學者通宵徹夜去研究珊瑚產卵的動機,係因當珊瑚產卵且成功受精後,就能補充及維持族群數量,對珊瑚保育是很重要的一環。 珊瑚有性別嗎?如何判定預產期? 珊瑚的性別很多樣,其生殖方式可分為無性及有性生殖。珊瑚全年都在行無性生殖,有包括斷裂及出芽生殖,無性生殖的好處是可以快速增加當地的珊瑚族群量,缺點卻是無法提高族群的基因歧異度。而有性生殖則是藉由精子與卵子結合產生後代,珊瑚的性別可分為雌雄同體(雌雄同體的珊瑚個體具有發育卵細胞及精細胞的能力)及雌雄異體(雌雄異體的珊瑚個體只能發育卵細胞或精細胞),依受精方式又可分為排放配子型(體外受精)及孵育型(體內受精)。排放配子型珊瑚將成熟精、...
↧
【台灣紅皮書】什麼是「紅皮書」?特生中心用4個問答告訴你!
編按:歷經4年籌備的《2017台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名錄》於近日發表,加上去年發表的台灣五大類群脊椎動物《紅皮書》,農委會林務局與特生中心目前共發表了6份紅皮書名錄,然而究竟何謂「紅皮書」?想必許多民眾在看到報導時,心中不免浮現疑惑。為此,特生中心特別用四個簡單的Q&A,讓您輕鬆掌握「紅皮書」! Q1:時常聽到的紅皮書,或是某個種類被列在瀕危類別,到底是指什麼? 依據紅皮書構想的提出者史考特爵士(Sir Peter Scott)的說法,紅皮書可以定義成「一份包含威脅程度定義的野生物名錄清單(a register of threatened wildlife that includes definitions of degrees of threat)」(Scott et al.,1987)。 依據這樣的說法,衍生出紅皮書的類別區分和評估標準,並依據標準建立評估方法,以判斷每個物種的受脅類別,這也就成為我們現在所熟悉的紅皮書系統。其目的是想要確認生物所受到的威脅種類與程度,以及滅絕機率。雖然每個生物的族群數量不同,面對的威脅也不盡相同,但因為評估標準是一致的(不分種類都用一樣的標準),受脅類別越高的生物(例如:極度瀕危比瀕危類別高)仍可被視為是更容易滅絕的。 Q2:紅皮書(Red Data Book)與紅皮書名錄(Red List)有何不同? 現在常見的「紅皮書」一詞,...
↧
【台灣紅皮書】僅在金門有穩定族群棲息 野生金龜受路殺與雜交威脅
金龜( Mauremys reevesii Gray, 1831)是台灣原生的淡水龜之一,目前屬於瀕臨絕種保育類動物,在《 2017台灣陸域爬行類紅皮書名錄 》中被列入國家極度瀕危(NCR)等級,僅在金門有穩定的族群棲息。金龜分布在日、韓、中國與台灣,數量在中國相當多,但卻是以人工繁殖為主,野外族群稀少,因此金門的野生金龜族群顯得更加珍貴。 舊時戰地 成金龜良好棲地 金門因為其特殊的戰略地位,在戰時開挖許多水塘、存備水源,而這些高密度的水塘正好提供金龜良好的棲息地。2011年時,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林思民帶著李昱、林彥博、林展蔚、周時平等多位研究生,在金門調查金龜的棲息狀況。他的團隊選擇了41個水塘作為採集點,其中在21個水塘中發現金龜的蹤跡,顯示目前金龜在金門有穩定的族群棲息。如果走在人為干擾較少的水塘邊,就有可能看到金龜的身影。 研究團隊觀察到,金龜的個性比較害羞,不像斑龜或巴西龜,會出現在河岸邊、石頭上曬太陽;牠喜歡比較隱匿的地方,通常會選擇水生植物豐富、附近植被較茂密的小水塘,隱身在某塊枯木上。 道路開發除影響金龜分布 更可能提高路殺危險 值得注意的是,林思民的團隊還發現金龜分布與水塘特性的關聯。「金龜雖然數量穩定,但分布並不平均。調查顯示,池岸內外的植被越茂密,越可能看到金龜棲息。若池塘的水域植物覆蓋程度越高、離道路距離越遠,棲息的金龜數量就越多。」...
↧
【台灣紅皮書】稀有活化石南湖山椒魚 面臨全球暖化等世紀性挑戰
比恐龍還早演化出來的山椒魚,是少見的活化石,牠們喜歡低溫潮濕的環境;位於亞熱帶的台灣,本來似乎不是牠們理想的棲地,但是由於連綿高聳的山脈,台灣因而成為山椒魚在北半球分布的最南界。 在台灣,對於溫濕度要求嚴苛的山椒魚,幾乎只能生存在海拔2000公尺以上的高山地區。其中南湖山椒魚( Hynobius glacialis )更只在南湖圈谷及其附近有發現紀錄,數量本極其稀少,再加上登山客的干擾及全球暖化的衝擊,生存條件艱困,因此在《2017台灣兩棲類紅皮書名錄》中被列入極危等級。 DNA鑑定與外形比對 辨明南湖山椒魚的物種身世 台灣目前有五種山椒魚的紀錄,分別為南湖山椒魚、觀霧山椒魚、阿里山山椒魚、台灣山椒魚,以及楚南氏山椒魚。然而早期由於欠缺系統性的調查研究,並未調查發現及辨別出南湖山椒魚與觀霧山椒魚,直到十多年前,才由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呂光洋與已故的賴俊祥博士,使用DNA鑑定技術及外形比對,發表出這兩種新種 [註1] 。 呂光洋教授表示,台灣的山椒魚因為棲息地受到高山地形阻隔,產生適應演化,故外型上明顯有所差異。如阿里山山椒魚體色偏深褐色、楚南氏山椒魚身上有大斑點、台灣山椒魚體色偏灰黑、觀霧山椒魚體色偏黑褐且尾巴較短,相較之下,南湖山椒魚身體則較為細長,背部有淺黃色或黃褐色的不規則細斑。因為外形有所分別,師大的研究團隊才決定使用DNA定序技術,讓新物種的確認有更可靠的證據。...
↧
↧
【台灣紅皮書】挖洞築巢的豎琴蛙 棲地復育與備份為保育重點
豎琴蛙( Nidirana okinavana ),因其叫聲如豎琴般動聽而得名,體色深褐色,體長不超過五公分。雖然體型小、不起眼,但目前全世界只有南投縣魚池鄉跟日本的八重山群島,可以找到牠們的芳蹤。 豎琴蛙在台灣赤蛙科中,因為繁殖期間需先挖洞築巢,而對棲地有較嚴格的要求。具備此條件之棲地本就不多,再加上棲地品質下降、人為干擾等因素,豎琴蛙在《2017台灣兩棲類紅皮書名錄》中,列為台灣「極危」(crtical endangered)等級。此外,豎琴蛙也被日本環境部列為「絶滅危惧Ⅱ類物種」,即易危物種(vulnerable species)。 獨特的身世淵源 1985年,日本福岡教育大學倉本滿教授在西表島採集到豎琴蛙標本時,因為牠「登登登」的叫聲,宛如豎琴演奏般動聽,而將其命名為 Rana psaltes ,種小名「 psaltes 」即有豎琴演奏者之意。 早期較以形態作為物種分類的標準,爾後隨著分子生物學的發展,不同的基因、樣本地點多寡、取樣範圍是否完整、是否有採集到相關物種等,都成為影響分類的標準。因此豎琴蛙的屬名和種小名不斷改變。 2007年,松井正文教授發現 Rana psaltes 其實只是 Rana okinavana 的同物異名,因而將其種小名更改為 okinavana 。 去(2017)年底,中國發表新種南昆山琴蛙( Nidirana nankunensis ) [1...
↧
發現新種「梅峰石蜈蚣」 第二性徵成關鍵
新種梅峰石蜈蚣的發現,源自2017年1月時,我在科博館一批多足動物的標本中,發現了新形態的石蜈蚣雄性第二性徵:在其第15對步肢的腿節腹側,具有一個極大的半球形突起,此特徵在過去石蜈蚣的文獻中從未被描述過,是世界的首次發現。此一特徵經科博館李坤瑄博士以掃描式電子顯微鏡拍照,我們確認了此物種無疑是新種石蜈蚣。 事實上,這批多足動物標本是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吳聲海教授於2002年,採自台灣大學位於山區的梅峰實驗農場,而後捐贈予科博館蒐藏。經過了15年,當我鑑定這批標本時,才發現新種,並以電子顯微鏡拍照確認,而後以採集地點加以命名為梅峰石蜈蚣( Lithobius(Monotarsobius)meifengensis sp. n. )。 石蜈蚣屬( Lithobius sp. )在動物系統分類上,歸類於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唇足動物綱( Chilopoda )、石蜈蚣目( Lithobiomorpha )。其形態特徵為:身體扁平短小,體長很少超過2公分,具有15對步肢;呼吸的氣門開口於身體的兩側;觸角為18~100節;頭部兩側的單眼數目,因物種而異,由0到30多個,且大小不等。石蜈蚣大多棲息於石頭下、腐葉堆中及盆栽下。 部分動物具有雄性第二性徵如:公獅的鬃毛、公雞的雞冠等,有些唇足動物也具有獨特的雄性第二性徵。過去有關石蜈蚣雄性第二性徵的描述,...
↧
【淺山稀有植物】農耕型態改變 瓜皮草漸失於台灣野地
查閱台大及林業試驗所植物標本館的標本採集記錄,我們可以發現瓜皮草過往在台灣分布於三峽水田(1936年)、通宵水稻田(1987年)、大甲(1907年、1982年)、蘆竹坑子村(2000年)、林口下福村(1991年)、通霄鎮烏眉坑(2014年)、龜山(2001年)、苑裡鎮(1987年)、及桃園南崁等地區。這些標本的記錄勾繪了瓜皮草在這個島上的分布地圖:僅分布在中北部地區,而且似乎偏愛長在桃園北部林口台地、通宵附近里山及大甲區等三個大區域(台北及東部亦有為數甚少的零星記錄),其中的大甲地區近年來没有觀察記錄,比對標本記錄來看,瓜皮草似乎僅剩二個區域的生育地。在台灣,從有限的棲地及標本片斷資訊來看,瓜皮草似僅生於水稻田裡,不知它是否也生於一般的溝渠或沼澤地中。由於族群減少,加上其生育環境易受人為干擾,瓜皮草入列台灣紅皮書中之接近威脅(Near Threatened)物種。 保育「台灣的瓜皮草」 瓜皮草除了台灣有分布外,也廣泛分布在日本、越南、朝鮮、泰國以及中國大陸,但除了台灣瓜皮草的族群被評為接近威脅物種外,其它國家的瓜皮草則没有威脅的報導。雖然有人可能認為既然亞洲各國有許多的瓜皮草,台灣似乎不需特別在意它是否會消失;但台灣是一個島,有一定的生殖隔離及地理隔離,同一物種在這塊土地上,常因此產生形態上或內在遺傳物質上的變異,亦即它是「台灣的瓜皮草」,或「台灣的族群」,代表不同的瓜皮草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