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生物簡介
Viewing all 140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淺山稀有植物】熱帶森林中的稀有攀緣植物──蘭嶼野牡丹藤

$
0
0
台灣先天的地理條件,搭配多變的地形樣貌,造就了各式各樣的生態環境,從平地低海拔闊葉林,一直至高山上的高山草原,隨著海拔及溫度的變化,各自有不同類型的適生植物,組成不同的森林型態。而位於台灣東南方的熱帶島嶼-蘭嶼,其高溫、高濕、多風又多雨的氣候型態,成就了有別於台灣本島的特殊氣候,其環境及生物組成非常類似熱帶雨林森林,物種組成與台灣本島有著明顯的差異,孕育出諸多特殊暨稀有的植物種類,其中即包含蘭嶼野牡丹藤( Medinilla hayataina Keng)。 「野牡丹」、「牡丹」同樣美麗 親緣關係卻甚遠 聽到野牡丹,大多數人其實耳熟能詳,但卻易與有「花中之花」的牡丹混淆。牡丹為芍藥科(Paeoniaceae)的植物,生長於溫帶環境,因花大而艷麗,自古甚受喜愛且有富貴的象徵;野牡丹則為野牡丹科(Melastomataceae)的植物,種類組成甚多,全世界有4900多種,大多數分布於低海拔環境,在熱帶森林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兩科植物雖然都有豔麗的花朵,關係卻甚為疏遠。 蘭嶼野牡丹藤為野牡丹科、野牡丹藤屬( Medinilla )之植物,以熱帶森林為主要生長環境。從屬名可知,其植株生長形式猶如藤本植物,大多數種類為攀緣性的灌木,依附在大型的喬木上,有些種類則為附生狀態。《台灣植物誌》記錄本屬僅有2種,除蘭嶼野牡丹藤外,另一種則為台灣野牡丹藤( Medinilla formosana...

【淺山動物】濕地上斑斕的彩鷸 棲地受農地整治威脅

$
0
0
對賞鳥者來說 ,乍然見到彩鷸這種肥嘟嘟造型可愛的鳥,總是會有一種中獎的喜悅,因為在褐黃色系的環境之中,彩鷸就像是一抹彩虹,令人驚豔。雖然彩鷸在台灣普遍分布,但是想要一睹牠們的廬山真面目,卻也不易,可遇不可求;因為牠們個性害羞,偏好在大清早或是黃昏時,倏忽出現在水田叢草邊,運氣不錯的話,還能見到公鳥帶著小小彩鷸漫步在水田間覓食。 在台灣野生動物保育法中,彩鷸是保育類第二級珍貴稀有的野生動物。國際鳥盟將彩鷸列於「近危」等級。 一妻多夫,父代母職 彩鷸很特別,由公鳥育雛帶小孩。通常在鳥類世界,多數都是男主外、女主內,但有少數鳥種反其道而行,實行一妻多夫制,由公鳥來孵蛋、育雛;彩鷸就是其中一例。 彩鷸母鳥通常下蛋之後就離開,再去他處交配及下蛋,並不負責孵蛋與育雛,而這項工作就交給公鳥來代勞。彩鷸幼鳥屬於早熟性,破殼之後不久就能四處走動,亦步亦趨的跟在雄鳥附近活動與覓食。所以鳥界好爸爸的代表,彩鷸公鳥當之無愧。 斑斕多彩,謂之彩鷸 彩鷸( Rostratula benghalensis )屬於鴴形目Charadriiformes、彩鷸科 (Rostratulidae)。地方俗名稱為土礱鉤仔,得自其嘴喙先端呈下彎狀。學名中的「 Rostratus 」指出嘴的特徵,有大嘴的意思;「 benghalensis 」則是亞洲之意。 一般鳥類是母鳥羽色較為黯淡不顯著,與環境中的大地褐黃色系相近,...

【淺山稀有植物】極稀有琉球暗羅 獨守蘭嶼海岸線森林

$
0
0
琉球暗羅( Polyalthia liukiuensis Hatusima),在野外生育地的數量極為稀少且分布侷限,在《2017台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名錄》中,已將琉球暗羅評定為國家極危等級(NCR)。即使是從事植物研究的相關學者,見過其野生植株者也是屈指可數,大家普遍對它相當陌生,多僅能透過工具書或網路取得零星資訊。 對植物分類學者來說,釐清本土原生植物的分類地位及生態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事,尤其針對稀有及瀕危植物在分布及數量上的研究,更是稀有等級評估及相關保育措施擬定的根本,琉球暗羅自然也不例外。 經多次地毯式搜索 意外發現野外蹤跡 早年在進行蘭嶼的生物資源調查時,曾注意到琉球暗羅,當時所得資訊只有:其為番荔枝科(Annonaceae)植物,台灣僅分布於蘭嶼。對於其植株體的真實模樣,則毫無概念,於是到台灣林業試驗所植物標本館,希望可以從前人所採集的標本獲得一些訊息。只是,當我打開本類群的標本櫃時,標本量竟然只有個位數;而採集地點的紀錄只有:蘭嶼鄉的紅頭到天池一帶,範圍甚大,若想藉此找到琉球暗羅,不啻海裡撈針。 但為了瞭解本物種在台灣的現況,筆者與友人多次前往蘭嶼,沿著從採集資訊上所推估的路線,進行地毯式搜索,卻都無功而返。熱愛植物的心並沒有因此而氣餒,依然繼續前往蘭嶼,除了尋找琉球暗羅,也一併記錄其他蘭嶼植物,有時安排上山,有時沿著海岸線查找,只要看到開花結果的植物,不論認識與否,...

吹皺一池春水:攀木蜥蜴學名的重大修訂

$
0
0
台灣民眾最熟悉的攀木蜥蜴,分類地位在今年有了重大的修訂!牠們的屬名由過去大家耳熟能詳的 Japalura 修正為 Diploderma 。這篇論文由奧克拉荷馬大學的王剀博士、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所的車靜老師、和我們實驗室共同合作,在今年秋天發表在林奈氏學會動物學期刊(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演化樹的觀念與學名的更迭 林奈氏在18世紀倡議的二名法,訂定了全世界各種生物的命名基礎,也成為所有「生物人」描述各種動植物的共通語言。每一個的物種都帶有它「屬名」和「種名」兩個字的組合,獨一無二。在分類學和演化學的觀念之中,「種」代表的是一群具有相同特徵、具有演化上共同的歷史命運、彼此交換並共享遺傳特性的群體。大部分的分類學家認為「種」是一個客觀存在的主體,由物種內部的內聚力來維繫(也就是說,大部分物種會傾向與同種的其他個體交配,而會拒絕其他物種的求偶)。但「屬」跟屬以上的階層,則是科學家們為了溝通方便而定義的分類階元。數個血統接近的物種形成一個「屬」,數個血統接近的屬形成一個「科」,由此一路推演而上。在演化的最根源,有個假想的生命源頭,這可能就是所有生物的共同祖先。在分類學家的理想狀況下,物種的演化歷程真的就像一棵樹,由根部往上,開枝散葉。只要有足夠的訊息,我們就有機會重建這棵樹,這就是生命樹(tree of life)的概念。...

【公民科學】iNaturalist使用指南大公開!人人都可成為自然觀察家

$
0
0
之前環境資訊中心曾報導過 iNaturalist 的簡介 ,而最近 iNaturalist(以下簡稱 iNat)在各地自然愛好者及公民科學家的熱情分享下,全世界的生物觀察記錄已超過一千多萬筆,在台灣也將近有四萬筆觀察記錄(不含栽培植物或圈養的動物)。 事實上,去年十月份前後,在台灣還沒開始推廣 iNat 時,觀察記錄僅約四千多筆,經過短短十個多月,全台灣的野生生物觀察記錄筆數已達超過四萬筆(圖一),包括中央山脈山區、澎湖群島、金門、馬祖、東沙、綠島、蘭嶼及棉花嶼等離島皆有記錄,其中的生物分類群不只包括常見的哺乳動物、植物、昆蟲、兩棲類及爬行類動物,甚至連肉眼不可見的原生生物也有觀察記錄(例如 囊裸藻 )。 此外,近一年來的成果也引起 iNat 官方的注意,例如一些特別的觀察記錄獲選為 「每日精選觀察(Observation of the Day)」 ,透過如 Facebook 或是 Twitter 等社群媒體分享給全世界。獲選的生物觀察包括了常見的台灣毒蛇 赤尾青竹絲 ( Trimeresurus stejnegeri )、梅雨季限定的 發光小菇 ( Mycena chlorophos )、在IUCN紅皮書上列為瀕危物種的 黑嘴端鳳頭燕鷗 ( Thalasseus bernsteini ),以及色彩艷麗奪目的海參— 海蘋果 (又名紫偽翼手參; Pseudocolochirus...

【公民科學】庶民觀察也能成為科學基礎 iNaturalist的應用

$
0
0
iNaturalist(以下簡稱iNat)的設計讓大眾能夠拍照或錄音上傳生物出現的紀錄(occurrence data),當使用者篩選特定物種時,就能夠了解其分布(distribution)特性,並能應用在科學研究上,例如了解物種的分布和環境的關係、生物的食性(例如某些鳥吃什麼昆蟲或果實),以及物候特性(生物因應環境變化產生週期性的變化,像是植物開花結果、動物求偶交配等)等。 iNat中的觀察記錄也能夠應用在生物多樣性調查以及生態保育上。這些應用最重要的基礎就是 iNat 對於資料本身的態度是完全開放的,也就是任何人都能夠從iNat取得世界上任何一筆觀察記錄及其細節。過去可能會有許多由專家學者及政府主導的生物調查,或是社群媒體上的生物照片分享,然而這些資料的開放性不一:有些資料具備完整的詮釋資料(metadata,例如地點座標、生物分類、族群數量等),但大部分的資料可能都是零散、沒有結構的,加上某些特定社群媒體(例如 facebook)是透過 網路爬蟲 來擷取社團資料,造成要應用這類的資料需要投注大量心力來蒐集、清理、確認資料的完整性及正確性。所以iNat透過簡易的品質控管以及 群眾外包 (crowd sourcing,也就是透過iNat參與者社群協助鑑定)的方式,確保生物多樣性的資料能夠應用到後續研究上,其資料等級分為三種:一般(casual)、需要鑑定(needs ID)...

【淺山動物】石虎生存大不易 亟需跨領域建構安全生態廊道

$
0
0
因一起遭車禍倖存的石虎小草,野放後又遭逢二次車禍而死亡的事件,加上一筆2017年10月10日特生中心於八卦山區拍到年輕石虎的資料,讓研究人員開始關注貓羅溪的重要性。南投山區石虎族群的年輕個體可能會藉由貓羅溪移動到八卦山脈,使兩地族群得以交流。石虎小草事件,讓研究人員因此做了哪些事?而相關單位又能否因小草的犧牲,相應做出改變石虎未來命運的事? 台灣僅存原生貓科動物 受棲地破壞與人為干擾威脅 在開始敘述小草故事之前,想先引介石虎這個物種。石虎,是台灣目前僅存的原生貓科動物,族群現況估計約468到669隻,僅分布於苗栗、台中、南投和彰化地區;嘉義雖然在2018年時曾出現一筆紀錄,但該區因未進行系統化調查,尚不清楚是否存在穩定族群分布。 石虎的主要三個辨識特徵為:耳後黑底白斑、眼窩內側延伸到額頭的白線和身上布滿塊狀斑點(包括尾巴和四肢)。英文名稱為Leopard cat(豹貓),有別於一般呈長條狀斑紋的虎斑貓。 許多人都誤以為石虎是台灣特有種,但實際上石虎是廣泛分布在亞洲的物種,且在許多國家的族群現況都很好,屬於適應性強的物種,可適應農耕等人為開發和擾動頻繁的環境,但是在台灣卻位列瀕臨絕種動物。 石虎主要分布於低海拔區域,因棲地面臨嚴重開發、破碎化及過度人為干擾等威脅,路殺事件頻傳;又因牠與人類活動範圍高度重疊,可能攻擊農民或雞隻、造成農民損失而遭受捕殺傷亡;近期也有遭受流浪狗攻擊的紀錄...

【淺山動物】傍水而生的食蟹獴 族群穩定性賴良好溪流生態

$
0
0
食蟹獴( Herpestes urva )是一種廣泛分布於中國南部區域、台灣、印度西北、尼泊爾、緬甸、東南亞等地的食肉目獴科野生哺乳動物。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Red List)中,將 Herpestes urva 列為暫無危機(Least Concern, LC)物種。但在2017年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出版的「台灣哺乳類紅皮書」中,則將台灣的食蟹獴( Herpestes urva formosanus )列為國家接近受脅(Near Threatened, NT)的物種。 台灣本島僅存 賴溪討生活的食肉目動物 食蟹獴在台灣的族群屬於特有亞種,主要分布於低海拔到中海拔的山區森林以及溪流水域環境。因此,溪流的生態狀態對其生存相當重要。當另一種原本也生存在台灣溪流水域的水獺( Lutra lutra chinensis ),已然消失之後(目前僅見於金門地區),食蟹獴可謂是僅存、仰賴溪流討生活的食肉目動物。 食蟹獴體形似中型犬,頭體長 36-46公分,尾長17-28公分,體重在1.8-3.2公斤之間。在形態上,牠的頭部細長,吻端突出,嘴角至頸側有一明顯的白色鬃毛;體型略呈紡錘流線型,體毛呈灰棕色、末端色白,質硬而膨鬆,就像農民的簑衣般,故又稱「棕簑貓」;尾巴上的毛既長且粗糙,亦有「膨尾狸」之名;四肢纖細而短,為暗褐色,腳均具五趾及爪,趾間呈新月形有蹼膜;...

【淺山稀有植物】僅存於水稻田的瀕絕水生植物:台灣水蕹

$
0
0
台灣早期產業以農業為主,是人民生計的命脈。農業不僅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農田環境更孕育了許多重要的生態指標物種。農業時代,隨處可見大片綠意盎然的水稻田,以生態角度來看,它提供無數小型生物及水生植物棲息的空間,具有維持及保護物種多樣性的功能。 然而隨著產業結構變遷、耕作型態改變,再加上農村勞動力不足,水稻田逐漸轉成旱田、休耕田,甚至變成水泥建地,導致水稻田面積逐年減少,壓縮了水生植物生長的空間。此外,水生植物也常被農民視為雜草而清除,生存條件更顯嚴峻。本篇所要介紹的主角—台灣水蕹(「蕹」,音同「甕」)( Aponogeton taiwanensis Masam.),正是活生生的實例,它因為棲地減少及人為干擾,面臨野外族群滅絕的危機。 為台灣特有種 採集記錄非常稀少 水蕹科(Aponogetonaceae)僅有1屬(水蕹屬 Aponogeton ),全世界約30至40餘種,分布於東南亞(中國大陸及台灣)、澳洲和非洲等地,其中非洲是本屬植物主要分布地。 台灣水蕹在台灣的採集記錄非常稀少,查閱台灣大學植物標本館(TAI)的標本採集記錄僅一份,是由日藉學者正宗嚴敬(Masamune, G.)於1941年採集,模式標本採自桃園地區一處水稻田中,隨後將它列為新種,同時也是特有種,全世界僅分布於台灣。 在分類上,中國植物誌將台灣水蕹視為水蕹( A. lakhonensis A...

【淺山稀有植物】海岸環境劇烈變遷 棲地僅存三公頃墓地的海南草海桐

$
0
0
台灣西南部海岸地區有一種滅絕風險很高的稀有植物:海南草海桐( Scaevola hainanensis Hance)。日據時期,發現其分布於嘉義和台南的海岸地區,而歷來發現的分布地包括有雲林縣、嘉義縣、台南市及澎湖等區域,但目前分布地僅剩下台南市將軍區海岸潮溝邊緣的一處墓地,可說是因為墳墓的保護才得以活下來。 在《2017台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中,已將海南草海桐列為國家極危等級(NCR)。 具吸水耐鹽肉質葉 適應海岸泥灘地 海南草海桐是匍匐性的多年生肉質灌木,它的莖和枝條柔軟,伸長後容易貼地匍匐生長,接觸地面處會長出不定根往下生長站穩腳跟。在枝條的節處,長出約0.2至1公分的短枝,其上叢生多數細長的肉質葉,有時短枝也會伸長後再長成新的分枝。因此海南草海桐藉由多數的分枝和葉子,而能夠密集地匍匐生長。 它的葉線形至倒披針形,長約2至3公分,葉子雖然小卻很肥厚,厚度約0.1到0.3公分,屬於上下相同構造的等面葉,從上到下依序為上表皮,其下是3至4層直立緊密排列的柵狀組織,接著是圓形緊密排列的海綿組織和維管束,再往下是柵狀組織,最後則為下表皮。 大部分葉子的海綿組織是薄且疏鬆排列的,而且在海綿組織之下就是下表皮,但是海南草海桐有肥厚且緊密的海綿組織,可以貯存較多的水分來稀釋葉子內的鹽度。此外,其上下都有柵狀組織可行光合作用製造養分,這些特別的構造使海南草海桐能生活在海岸鹽地泥灘地上。...

【淺山稀有植物】山檳榔 穿著檳榔外衣的瀕危特有種

$
0
0
「檳榔」為大家耳熟能詳的植物名稱,也是眾多人嚼食的植物,檳榔樹的樣貌也眾所皆知,因此當「山檳榔」的名稱出現在書籍上時,大部分人就順理成章地直接聯想到檳榔,甚至會認為它只是長在山上的檳榔。這兩者在外觀上也極為相似,容易造成辨識上的混淆,不過它們其實是完全不一樣的物種。 山檳榔( Pinanga tashiroi Hayata)與檳榔( Areca catechu L.),兩者皆為棕櫚科(Arecaceae)的植物,雖然在中文名稱上非常相似,卻分屬於不同的兩個屬。 檳榔為檳榔屬( Areca ),不是台灣的原生植物,原產於熱帶亞洲之馬來西亞及菲律賓地區,在16世紀時經由荷蘭人引進種植,存在台灣的歷史悠久,現今已成為許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植物之一。甚至伴隨著台灣的人文發展,常見許多以檳榔命名的地名,且在食用檳榔的文化上,各地區也都發展出不同的特色。 然而,山檳榔為山檳榔屬( Pinanga ),不僅為台灣原生植物,還是特有種,全世界只分布於蘭嶼,生育地分布狹隘,植株零星生長於蘭嶼山區的河谷或潮濕山坡至稜線的原始森林中。《2017台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名錄》已經將山檳榔評定為國家瀕危等級(NEN),為台灣瀕臨滅絕的物種之一。山檳榔的名稱雖然琅琅上口,但真的看過的人並不多,會辨識的人更是屈指可數。 山檳榔在台灣的兄弟姊妹 山檳榔與檳榔所屬的棕櫚科,種類組成甚多,全世界有200多屬、...

【淺山動物】保育不能只靠政府 草根力量有助台北赤蛙復育

$
0
0
台北赤蛙( Hylarana taipehensis ),體型纖細修長,約3到4公分。背部金黃綠色或綠色。體側有白色背側褶極為醒目,背側褶內外側各有一條黑色縱帶,腹側另有一條白線,因此側面看起來,是兩條黑線和兩條白線交錯排列,非常美麗而且特殊。傳說若欺侮、捕捉台北赤蛙,雷公會生氣,所以台北赤蛙又稱「雷公蛙」,台語稱「神蛙」,也有人稱牠們為「土地公蛙」。 台北赤蛙,命名自美國學者Van Denburgh於1909年、在台北地區所採集到的模式標本,以發現地命名。除了台灣,台北赤蛙也分布於大陸華南、香港、海南島、 越南、緬甸、泰國、孟加拉,及印度北部等地。 曾普遍出現於台灣淺山 後族群量稀少成瀕危物種 在台灣,根據文獻記載,台北赤蛙在新北市的淡水、 三芝、石門、金山、林口,台北市的台大校園、木柵老泉里, 桃園市的龍潭、楊梅、新竹、苗栗後龍、台中、台南官田、屏東內埔、筏灣、瑪家、萬巒等地,都有出現紀錄。但在過去十年,卻僅在三芝、石門、龍潭、楊梅、官田、內埔、瑪家等地發現其蹤跡,大部分地點的單次觀察量都低於50隻,而且雌蛙數量非常少。 牠們在台灣主要棲息於平地及低海拔山區的茶園、草澤、埤塘、菱角田等環境,繁殖期在春天及夏天,通常躲在水池旁草叢、植物根部或者池塘中央的荷葉上鳴叫,叫聲是單音細小的「嘰」,不容易聽到,也不會形成大合唱。牠們體型小,也沒有嘹亮的叫聲,...

【淺山稀有植物】身世之謎未解 蘭嶼百脈根卻漸消失於海岸線

$
0
0
「蘭嶼百脈根」名稱特殊,容易讓人好奇,究竟以百脈根命名的植物,是啥模樣,讓植物愛好者總想一探究竟。 蘭嶼百脈根的生世之謎 蘭嶼百脈根( Lotus pacificus Kramina & D. D. Sokoloff)為豆科(Fabaceae)、百脈根屬( Lotus )植物,本屬在台灣僅有2個物種,其中百脈根( Lotus corniculatus L. var. japonicus Regel)之花呈鮮黃色,生長於台灣北部低海拔區域;而蘭嶼百脈根之花呈白色,在台灣僅分布於蘭嶼,生長於海邊的珊瑚礁岩上;兩者不管在地理分布或形態特徵上,都有明顯差異。 從中文名稱上,容易產生蘭嶼百脈根是台灣特有物種,世界上僅分布於蘭嶼的錯覺;但蘭嶼百脈根並不限於台灣,早期研究,一度以為它是廣布型分布物種,北界位於日本琉球地區,最南可達菲律賓一帶,推論依據是其種子可隨洋流傳播。 雖然蘭嶼百脈根分布範圍不限台灣,但在台灣的族群數量卻相當稀少,《2017台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名錄》已將蘭嶼百脈根評定為國家易危等級(NVU),為台灣可能受到危害的物種之一。 蘭嶼百脈根在分類上一直存在分歧。《台灣植物誌》所使用的學名為 Lotus australis Andrews,其中種小名( australis )的拉丁文字意為「南方」,故學名有南方百脈根之意。大多數學者認為 Lotus australis...

【淺山動物】東方草鴞 星空下的草原獵人

$
0
0
東方草鴞( Tyto longimembris pithecops )屬於草鴞科,全世界有15種,台灣僅此一種,為特有亞種。希臘文中「tyto」指「鴞」,「pithec」指「猿猴」,「ops」指「臉」,亞種名「 pithecops 」意為「猴面的」,所以東方草鴞又稱為「猴面鷹」。 東方草鴞小檔案 東方草鴞體長34至42公分,雌鳥體型比雄鳥大。臉部扁平,臉盤灰白色,邊緣有細黑紋連成的深色輪廓,形上寬下窄,似心型或蘋果剖面。頭頂、背面、翼上面大致為暗褐色,有不均勻的深淺變化,似樹皮迷彩,其上密佈細小白斑。尾上覆羽白色,飛羽有黑色橫紋。腹面淺色,喉及胸部羽色略深,呈淡黃褐色,腹部、脛羽及翼下為米白色。腹面及翼下覆羽有許多深褐色系圓斑。尾羽淺褐色,有數道黑色窄橫帶。喙米白色,跗蹠上段被羽,下段裸足有剛毛,未成鳥的臉部及腹面羽色較深,為棕褐色。 侷限分布在淺山草生地、丘陵環境 東方草鴞廣泛分布在澳洲、中國、印度、印尼、緬甸、巴布亞新幾內亞部、菲律賓、越南、泰國、台灣等地。 雖然在IUCN紅皮書中,東方草鴞列為暫無危機(Least Concern, LC),但在各地的族群數量都有下降趨勢。在台灣,草鴞於「野生動物保育法」中,屬於第一級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數量估計少於100隻。 草鴞的棲息環境,主要分布在西部低海拔平原,淺山丘陵地帶的草生地、惡地形、果園、墓地、野戰場、...

【淺山動物】台灣穿山甲擺脫了獵捕壓力 卻還得面對獸鋏和浪犬威脅

$
0
0
約莫在2017年12月,我邀請來自尼泊爾、越南和歐美國家的IUCN穿山甲專家群,探訪位於台東的穿山甲研究樣區,我們沿途觀察了不少穿山甲剛挖掘的洞穴,並且檢視自動相機的拍攝畫面,自動相機也如意料中拍到幾隻穿山甲活動的影像。同行的外國友人對於能如此輕易地發現穿山甲痕跡,無不嘖嘖稱奇。其實對大部分野外研究人員來說,在台灣淺山地區遇見穿山甲洞穴是稀鬆平常的事情;我相信對大多數台灣民眾來說,穿山甲似乎也不是千年一遇的神祕物種。 全球的穿山甲族群趨勢與保育研究挑戰 當我跟這些專家群介紹完一個位於「民宅隔壁」的穿山甲育幼洞穴後,大夥們終於按捺不住地提問:「為什麼在台灣還有不少穿山甲?而且還可以離人類活動地點這麼近?」 外國友人的提問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在全世界分布有穿山甲的國家,過去10~20年間普遍遭受大量的非法獵捕,以滿足廣大的華人市場藥用和肉用需求。據估計,這段期間至少有100~150萬隻穿山甲捕獲量,從這麼龐大的數字可以想見非法獵捕對穿山甲族群衰減造成的嚴重影響,許多國家的野外穿山甲已不復見。 站在穿山甲生物學和生態學研究者的立場來看,族群數量稀少意味著更增添了研究難度,而缺乏對物種的基礎生態知識,如:活動範圍、棲地利用、族群動態與分布等,則會讓保育研究工作受阻,例如無法準確評估和監測物種的棲地需求與族群承載量等。 保育政策落實與穿山甲對淺山環境的適應 事實上,過去50年來,...

以齊柏林命名的新種膜殼蟹──齊柏林新尖額蟹

$
0
0
2017年6月10日,齊柏林為了拍攝《看見台灣II》意外墜機逝世;隔年,中興大學教授薛攀文鑑定出新種螃蟹,為了紀念齊導演,將此新種命名為「齊柏林新尖額蟹」。今天正值齊導逝世2周年,作者特寫此文,介紹台灣新物種之外,也藉此表達追思之意。 膜殼蟹( Hymenosomatid crabs )是一類長得像是蜘蛛蟹(majoid crabs)的小螃蟹,但在外觀上最明顯的特徵是,頭胸甲呈扁平狀,看起來像一層膜,而沒有像一般的蜘蛛蟹有隆起的結構。比起蜘蛛科的多數成員——例如,生活在深海、體型巨大的甘氏巨螯蟹( Macrocheira kaempferi )與生活在珊瑚礁環境中,會在身上種滿海藻、海綿做偽裝的鈍額曲毛蟹( Camposcia retusa )等大型或具奇特習性的種類——膜殼蟹通常個體較小,較難以引起注意,其生態習性也有待觀察研究。 在2018年之前,台灣的膜殼蟹科共發現六種,分別是直額杏仁蟹( Elamena truncate )、 Lucascinus coralicola 、本田尖額蟹( Rhynchoplax hondai )、 Stimpsoplax setirostris 、爪狀三角蟹( Trigonoplax unguiformis ),以及一種新尖額蟹未知種( Neorhnchoplax sp.) (Hsueh, 2018)。在2017年9月底,...

新種「平世異特偽蕈甲」發表 為我國古昆蟲學研究加溫

$
0
0
千萬年前,失足掉到樹脂中被包埋的昆蟲,歷經時間淬煉而成晶瑩剔透的琥珀中之化石。牠是誰?牠曾經在什麼環境下生活?現在和牠過去生活的環境,又有哪些改變?隨著生物科學技術進步,更加令人神往於解開這些古昆蟲學的謎題。 以台大昆蟲系榮譽教授楊平世為名發表的古昆蟲——「平世異特偽蕈甲」( Allostrophus yangi ),就是「琥珀昆蟲」的一種,由澳洲國立大學生物學研究院和CSIRO澳洲國立昆蟲館博士生蕭昀,發表於德國古生物學會(Paläontologische Gesellschaft)所屬的古生物學報( Paläontologische Zeitschrift )。標本將捐贈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這是第一枚保存於台灣學術機構的琥珀昆蟲化石正模式標本。 平世異特偽蕈甲是白堊紀緬甸琥珀異特偽蕈甲新種 [1] 。種小名以楊平世命名,蕭昀說:「作為第一枚由台灣人獨立發表並且模式琥珀標本存放台灣科學機構的物種,以恩師楊平世命名,表彰其對台灣昆蟲學界發展,及推廣琥珀文物和蟲珀科學研究的貢獻,格外有意義。」 他說,楊平世不只在公眾上,致力推動台灣昆蟲研究,特別是昆蟲保育領域所開創的格局,也培育許多優秀的昆蟲學家;在個人情感上,楊平世鼓勵他發展蟲珀研究,無償提供研究所需的實驗室環境及器材設備,並促成他前往中國廣州中山大學交換,開啟古昆蟲學領域的研究契機。 昆蟲的迷人世界 從現生到古代 追溯地球面貌...

放電能力創紀錄 亞馬遜再現新物種:最強電鰻

$
0
0
科學家透過DNA研究在亞馬遜盆地中發現兩種新種的電鰻,其中一種能放出的電能甚至超出目前已知能放電生物。這證明亞馬遜熱帶雨林的生物多樣性確實令人歎為觀止,還有很多物種尚未被科學界發現,也說明保護森林棲地免於砍伐和火災危險真的很重要。 研究主要作者、史密森尼自然史國家博物館動物學家首席研究員桑塔納(David de Santana)說:「儘管過去50年來人類活動衝擊亞馬遜熱帶雨林,但我們仍然發現兩種新種的巨型魚類。」他接受英國衛報訪問時說,這個研究顯示,「亞馬遜雨林中還有大量物種等待發現,其中許多物種可能藏有治療疾病的方法或能激發技術創新」。 電鰻屬於「電鰻目」(Gymnotiformes),與一般鰻魚所屬的「鰻鱺目」(Anguilliformes)不同。電鰻正是全世界第一個電池的靈感來源。桑塔納說,「電鰻的生理學研究激發伏特設計出第一顆電池,為治療神經退化性疾​​病奠定了基礎,最近還促進了供電給醫療植入物的水凝膠電池的發展。」 幾個世紀以來,學界認為整個大亞馬遜地區──包括巴西、蘇利南和蓋亞那等國家的部分領土──只有一種電鰻。 為了深入瞭解南美洲偏遠地區的電鰻和野生動物分布,桑塔納和他的團隊決定測試這個理論。他們從亞馬遜盆地不同地區收集的樣本,乍看之下沒有明顯差異,表示這些魚類似乎確實屬於單一物種。但進一步分析107個樣本的DNA後,卻發現三種物種:除了先前已知的...

【濕地生態】穩定族群僅存金門 善於偽裝雜草的異蕊草

$
0
0
「異蕊草」對大多數民眾而言,是非常陌生的植物,名稱源自花部構造:「異」有不同之意,「蕊」則指雄蕊,形容其為雄蕊不等長之草本植物。雖由名稱可以直接聯想雄蕊型態,但卻難以想像其他特徵,而且本種植物非常稀有,在台灣的採集紀錄也寥寥可數,實際看過本尊的人並不多,要能在野地見其風采更是難上加難。 本島已20多年未見其蹤影 穩定族群僅存金門 異蕊草( Thysanotus chinensis benth.)為天門冬科(Asparagaceae)異蕊草屬( Thysanotus )植物,本屬在台灣僅有此一物種。早期異蕊草一直被列在百合科(Liliaceae)下,後來隨著分類研究的發展與分子技術的成熟,本類群單獨獨立成異蕊草科(Laxmanniaceae),但過沒幾年,異蕊草科又被併入天門冬科下之旱生草亞科(Lomandroideae),這也是其最後歸屬。從上述分類歷程,可見異蕊草的獨特性,加上台灣沒有其他形態相似的物種可供比較,造成在科級階層處理上的分歧。 台灣本島最早於日治時代在新竹有明確的標本紀錄,往後一直到1985至1992年之間,彭鏡毅老師於新竹縣蓮花寺才再有異蕊草的標本紀錄,但自1992年後就再無該物種在台灣本島的採集紀錄了。 整理日治時代及彭鏡毅老師的採集資訊,異蕊草在台灣本島的分布集中在桃園及新竹地區,由此可知異蕊草在台灣本島的生育地非常局限,...

台灣原生植物中的捕蟲高手 長葉茅膏菜列國家瀕危級

$
0
0
「長葉茅膏菜」,是台灣原生植物中極少數的食蟲植物,因為此一特性,一般民眾或多或少都曾聽過或在影片、圖鑑上見過。但若想在野外看到它們卻是極為困難,因為它們在台灣本島的生育地目前僅剩個位數,且生育地狀況也都岌岌可危,屬於非常稀有的物種。 食蟲植物?一定要吃蟲? 食蟲植物,具有如捕蟲袋或腺毛等可捕捉獵物的構造,並且能將捕捉到的獵物加以消化、吸收後獲取養分。 從營養鹽的角度來說,食蟲植物都生長在土壤很貧瘠的地方。當土壤中的氮、磷、鉀等含量太低時,植物的生長就會受到限制。與土壤或植物體相比,動物體內具有較高的氮、磷含量,因此食蟲植物透過捕捉獵物可以相對有效地補充根部吸收不足的養分。 那食蟲植物是否一定要吃蟲?其實也不盡然。有研究顯示,部分食蟲植物因投資能量在產生捕蟲的陷阱或消化獵物用的酵素,而導致光合作用效能降低。因此,根據成本-收益模式(cost-benefit model),食蟲植物雖然可同時從土壤及捕蟲管道獲得養分,但只有當捕蟲所帶來的邊際效應(marginal benefit)大於邊際成本(marginal cost)時,食蟲植物才會傾向透過捕蟲機制來獲得養分;通常生長於土壤養分缺乏且環境中光線、水分都充足的情況下,捕蟲的效益才會大於其成本。有研究發現,把食蟲植物種在土壤養分充足的環境下,其捕捉獵物的陷阱及消化酵素量都會大幅下降,變得不太捕捉獵物,幾乎只靠根部吸收養分。...
Viewing all 140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