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梗挖耳草」 也稱長距挖耳草,屬於食蟲植物家族的一員,常隱匿於雜草叢間的土壤表面,只有當它開花時才有機會見到。 它是台灣尚存的原生食蟲植物中最為稀有的物種,且因陸化問題等面臨巨大的滅絕壓力,目前在台灣本島的生育地僅剩一處,且已多年未再現蹤。另外,金門地區的族群雖然相對較穩定,但生育地同樣也面臨了嚴重的陸化壓力,數量很少。《台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名錄》已將短梗挖耳草評定為國家極危等級(NCR),為台灣第一波面臨滅絕危機的物種之一。 特殊的食蟲構造 食蟲植物可以藉由特殊的構造來捕捉獵物,將其消化吸收後獲得養分,台灣原生的食蟲植物分屬於兩大科,分別為茅膏菜科 (Droseraceae)及狸藻科(Lentibulariaceae)植物。 茅膏菜科植物於植株表面密布可分泌黏液的腺毛,當獵物停棲在植株上或從旁飛過時就會被黏住,其可捕捉的獵物體型相對較大。而狸藻科植物則是用特化的陷阱「捕蟲囊」來抓蟲,這種特殊的捕蟲構造,散生於植物體的各處,其可捕捉的獵物體型相對小很多。 只是,植物無法像動物一樣追逐獵物,狸藻科植物又是如何利用這囊狀的陷阱來捕抓獵物呢? 或許有人小時候曾經玩過一個小遊戲:把寶特瓶壓扁後用瓶蓋拴緊,再放到別人的耳邊、瞬間將瓶蓋轉開,此時寶特瓶會逐漸恢復原本的形狀,而在膨脹過程中因瓶內為負壓狀態,這時耳邊就會聽到空氣被吸入的聲音。 狸藻科植物的捕蟲囊也是運用相同的原理,...
↧
隱匿於荒煙蔓草中的瑰寶:短梗挖耳草
↧
【濕地植物】消逝中的珍珠草墊:小田島氏榖精草
「小田島氏榖精草」 亦稱泰山榖精草,為濕生植物的一員,生長於濕地雜草叢間之空隙,開花時多數雪白如珍珠般的頭狀花序自花鞘中延長而出,如同撒滿珍珠般的草墊,將草地裝飾的格外醒目。 其生長需求為存在穩定滲水的濕地環境,目前在台灣本島的生育地記錄僅有一處,該生育地因屬私有土地,同時面臨開發及陸化問題,現正面臨巨大的滅絕壓力,事實上近年已未見其蹤影,處境岌岌可危。 稀少近乎滅絕 僅紀錄於嘉義 小田島氏榖精草( Eriocaulon odashimae Masam)為榖精草科(Eriocaulaceae)榖精草屬( Eriocaulon )植物;本屬植物在台灣紀錄有7種,全數為濕生植物,其中南投榖精草( Eriocaulon nantoense Hayata)、尼泊爾榖精草( Eriocaulon nepalense Prescott ex Bongard)及小田島氏榖精草目前數量皆非常稀少,面臨嚴重的滅絕壓力。在台灣極度稀有的小田島氏榖精草,在中國山東及海南也有分布。台灣本島最早由林春吉先生所發現,當時暫以嘉義榖精草稱之。根據標本採集紀錄及植物名稱等資訊,僅知此物種採自嘉義地區;而後李松柏及陳奐宇將其鑑定為泰山榖精草( Eriocaulon taishanense F.Z. Li)。 2001年時,陳奐宇於台灣產榖精草屬之分類研究中發現,...
↧
↧
【濕地植物】滅絕植物沉睡120餘年後再度甦醒:澤珍珠菜
「澤珍珠菜」,為典型的濕生植物,生長於平地潮濕處、山地邊緣滲水處、農田或沼澤等濕地環境,與雜草混生。廣泛分布於中國長江以南各省,越南、緬甸、甚至台灣亦有紀錄,屬廣布型物種。只是,它在台灣的實際分布情形及野生植株狀況,一直以來都是植物分類學界的待解之謎。 在本文發表前,台灣僅有一筆於1897年的標本採集紀錄,至於野生植株的觀察紀錄更是完全闕如。澤珍珠菜在發表為台灣新紀錄物種的同時,就一併獲宣告為台灣已滅絕物種。直到120多年後的2020年3月中旬,才再次於台灣的土地上面世。 這次的發現地點,位處台灣北部的一塊草生地,當澤珍珠菜雪白的花冠,排列成細長頂生的總狀花序,百餘株的野生植株直挺挺的昂生著,將原本稍嫌單調的綠地點綴得生機盎然。 澤珍珠菜( Lysimachia candida Lindl),為報春花科(Primulaceae)珍珠菜屬( Lysimachia )植物,本屬在台灣的紀錄有十餘種,在2017年《台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名錄》中,將澤珍珠菜評定為區域滅絕等級(RE),列為台灣已滅絕的物種之一。 探詢標本鑒往知來 重現台灣澤珍珠菜痕跡 2007年時,我(編按:本文共同作者之一,楊宗愈)任職於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負責執行「國科會」(科技部前身)的「重建台灣失落的維管束植物模式標本國際數位內容整合與合作計畫」。 在第一年度時,我負責前往位於俄羅斯聖彼得堡的科馬洛夫植物學研究所(...
↧
【濕地植物】隱匿於深谷沼澤中的圓葉澤瀉
「圓葉澤瀉( Caldesia grandis Sam.)」,為澤瀉科(Alismataceae)圓葉澤瀉屬( Caldesia )植物,是典型的挺水型水生植物,生長於狹葉泥炭苔及部分枯枝落葉腐植質所構成的特殊沼澤環境。其為廣布種植物,但在台灣原生地狹隘且數量稀少,採集紀錄亦少,目前僅有一處生育地。在2017年《台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名錄》中,將圓葉澤瀉評定為國家極危等級(NCR),列為台灣短期內首當面臨滅絕危機的物種之一。 原生澤瀉在台灣紀錄稀少 圓葉澤瀉生長於極酸沼澤環境 台灣原生的澤瀉紀錄有二種,在台灣皆列為稀有物種。除圓葉澤瀉外,另一種為澤瀉屬( Alisma )的澤瀉 ( Alisma canaliculatum A. Braun & C.D. Bouché),兩者生育地都非常侷限。1929年5月時,島田彌市於桃園、新竹及苗栗一帶進行植物調查時,在楊梅地區發現了澤瀉( Alisma canaliculatum A. Braun & C.D. Bouché),採集編號為5090號,館號為118646,這份標本存放於台大植物標本館(Herbarium of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TAI),是台灣澤瀉科植物的第一筆紀錄,族群數量相當稀少,在2017 年《台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名錄》中,將該種列為國家易危等級(NVU)等級。...
↧
隱身荒地 身形多變的藥草茵陳蒿
「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早在中華5000多年的歷史中,《詩經》便有了多種對艾草的描述,使其佔有一席之地。提到艾草的瞬間,似乎伴隨著一股清涼的韻味瀰漫開來,或許我們不認得艾草長什麼樣,但那股猶如薄荷般清涼又有些溫和、寧靜而舒緩的味道,絕對會深深的刻在腦海中。 艾草橫跨歷史多年紀載 佔據藥草界一席之地 除了《詩經》有描述之外,艾草在中醫典籍上也因具有揮發性的精油且含單寧與黃酮類對人體有益的化合物被列為重要藥材,針灸時亦會搭配蒸熏以達到舒緩經絡的療效;另外,明朝 朱櫹 的《救荒本草》中也闡述了一些艾草的分布與食用方式。 艾草其實是蒿屬 ( Aretmisia L.) 植物的俗稱,蒿屬植物為一年或多年生草本,多生長於溪床、草原或道路旁,全世界約有380種且遍布各地,最常被人使用的艾 ( A. argyi H.Lév. & Vaniot) 便是其中之一。蒿屬植物皆含精油、單寧與黃酮類等化合物,因此極具醫學上的價值,尤其近年隨著科技進步,許多艾草含有有益人體與治病的成份逐漸被分析。最有名的例子不外乎是抗瘧新藥——青蒿素(Artemisinin)。難以萃取的青蒿素直到1960年代才由中國科學家屠呦呦帶領團隊從晉葛洪《肘後備急方》記載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之中取得靈感,利用低溫取代以往的高溫萃取,...
↧
↧
蘭嶼深林中閃耀的藍色明珠:球果杜英
蘭嶼人稱呼藍色是「Arawa」,去形容一切他們眼中所看到藍色的東西。鸚哥魚是徜徉大海悠游的Arawa;而藏於島嶼深山森林裡的神祕Arawa,則在通往達悟族人禁地的道路上,宛如明珠般的果實隱隱閃耀於四周,只等識趣的人前來觀賞,這便是本篇的主角「球果杜英」了! 球果杜英( Elaeocarpus hayatae Kanehira & Sasaki),屬於杜英科(Elaeocarpaceae)杜英屬( Elaeocarpus ),亦稱為早田氏杜英,在台灣的杜英科植物中屬於較特別的存在。以目前的世界分布中,只特產於蘭嶼,生長環境主要在潮濕的森林內,常常長成高大喬木,稍不注意很容易與它擦身而過。 目前依據台灣植物誌第二版的文獻記載:台灣產杜英屬共有5種1變種,主要都生長在深山林裡潮濕環境或是稜線上衝風地帶,而蘭嶼便佔了5個物種,也因此有些物種只有在蘭嶼看到。而在《2017台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名錄》將僅產蘭嶼的繁花薯豆( Elaeocarpus multiflorus (Turcz.) Fern.-Vill)與蘭嶼杜英( Elaeocarpus decipiens Hemsley ex Forbes & Hemsley var. changii Y. Tang)列為易危等級(VU);球果杜英( Elaeocarpus hayatae Kanehira & Sasaki...
↧
彈奏死亡序曲的狡黠殺手:孔蛛
「機會之神眷顧有準備的心智。」(Chance favors the prepared mind.)是暗殺者最好的寫照。牠緩緩靠近,悄然無聲,伺機而動,腦海中描繪無數個抹殺獵物的方法,待其放下戒心,便是出手的時機。屏息、出擊、抹殺,無歡愉也無憂傷,無同情更無悲憫,獵物身軀微微顫動,在驚懼及掙扎中失去氣息……如此俐落而狡黠的殺手,便是本篇的主角「孔蛛」。 欲談孔蛛,先從蜘蛛談起 沒有琉璃般的雙翅,缺乏討喜的圓潤輪廓,更無鮮豔奪目的金屬光澤。蜘蛛雖和昆蟲一樣是人們身邊常見的小動物,卻相對不受青睞,無論在童話或是寓言裡往往被塑造成殘忍狠毒的負面生物,令人心生畏懼及厭惡。然而,以節肢動物為食的蜘蛛乃是生態系中最重要的無脊椎捕食者,在自然生態系及農業生態系中皆為舉足輕重的角色。 蜘蛛有著繽紛的多樣性,長腿、毛茸茸、跑得快並非牠們的全貌。在這龐大的家族裡,也不乏小巧精緻的成員,比如廣受歡迎的可愛跳蛛在香港不乏人作為寵物飼養。 精采絕倫的狩獵技巧 隱匿於枝葉中的暗殺者 孔蛛,是跳蛛科(Salticidae)散蛛亞科(Spartaeinae)的成員,常被認為是蜘蛛裡具有較高認知能力的類群,牠們以多樣且精密的狩獵策略為人所知:跟蹤、攻擊型擬態、合作捕食等,儘管屬於跳蛛科的一員,卻與大多數跳蛛生態迥異。 孔蛛遠看並不起眼,身軀近似枯木的焦褐色,宛若凋零的植物碎屑,使牠們得以隱身在枝葉當中;但若拉近鏡頭...
↧
尋訪福爾摩沙變化萬千的天使號角:台灣百合
潔白略帶紅暈的喇叭花形除了純潔之意,也象徵著我們追求自由和平與公義社會的理想形態。它們廣布全島,用生命的頑強述說著堅韌,如同台灣人草根性的寫照,在這片氣候變化多端的世界一隅默默綻放著! 台灣百合( Lilium formosanum Wallace),別名福爾摩沙百合或高砂百合。是百合科(Liliaceae)百合屬( Lilium )下的植物,為多年生草本球根,是原生且極具特色的百合之一。台灣本島有四種原生百合,分別為細葉卷丹( Lilium callosum )、艷紅鹿子百合( Lilium speciosum Thunb. var. gloriosoides Baker)、鐵炮百合( Lilium longiflorum )與台灣百合。其中,鐵炮百合與台灣百合的親緣較為相近,皆屬於百合組(Leucolirion section),兩者統稱為鐵炮型百合。 台灣百合棲地多在灌木草叢、草原或是岩壁縫隙,常與低矮型的禾本科植物或小灌木共生,是極耐惡劣環境的物種。它族群水平分布於全島,垂直分布可從海平面一直到海拔約3000多公尺的高山草坡地上,顯示出此物種具高度風土適應性及族群變異性,因此能在氣候與地理環境多變的環境下繁衍生息。 東北角踏查 岩縫中搖晃的美麗身影 首次近距離接觸是在台灣東北角。看著它們頂著將到的4月風從岩縫中微微地探出頭搖晃。此族群極為低矮,大約長30公分就開花,...
↧
山嶽間的凝望──玉山艾與雪山艾
走進林業試驗所的植物標本館,打開現代化的大門,各式植物標本映入眼前,安靜陳列在涼爽的溫度之中。這裡存放了大約43萬份植物標本,其中不乏日治時期製作並留存至今的標本。翻開泛黃的台紙,玉山艾( Artemisia niitakayamensis Hayata)的模式標本(holotype)靜靜地躺在上面,看著這份百年前的標本,剎那間恍似穿越了時空,與川上瀧瀰(Takiya Kawakami)等人一同行走在高山上,看著點點金光散落玉山山巔,述說起玉山艾的前世今生。 玉山艾與雪山艾的前世紀錄與變革 1905年10月28日,身為總督府博物館(現國立臺灣博物館)館長的植物學家川上瀧瀰偕同幾位不同領域的專家,前往往新高山(Niitakayama,日治時期對玉山的稱呼)進行礦物與植物的調查。那個時期的玉山沒有現在這麼好爬,從鬱閉的森林走到險峻的高山地形,若不步步當心的結局就是粉身碎骨。終於,在長達6天的步行後,他們於11月3日下午3時來到了玉山山頂。但對川上瀧瀰而言,這趟旅程最精彩的是一路上的植物,他的日記中如此說道:「我與中原源治熱烈的採集著,有薔薇科、繖形科,也有姬花蕨、深山荵,實在不忍離去。在石田警部吹著鳴笛催促我們行程太慢了時,才從陶醉中驚醒過來,趕快跟上隊伍。」這趟行程讓他們收穫了許多,他們總共採集了24科45屬52種的顯花植物;爾後植物學家早田文藏(Bunzo Hayata)...
↧
↧
消失96年的夢幻橘色精靈——台灣原生百合:細葉卷丹
2011年9月,我們研究團隊正在馬祖東引進行換錦花棲地調查,一通電話捎來細葉卷丹現蹤的消息,讓人雀躍不已、歸心似箭。而當我們拿到細葉卷丹的3片鱗片時,除了感動,更多的是必須將之保種的責任。 謎樣的細葉卷丹 細葉卷丹( Lilium callosum Sieb. Et Zucc.)為台灣原生百合屬植物之一,其天然分布尚包括日本、中國、韓國及俄羅斯等地區,海拔150-640公尺的山坡或草叢中。但目前在世界各地皆已罕見。 台灣的細葉卷丹,自1915年的泰安山區標本紀錄後,直至2011年才再度於通霄地區發現,近百年的時間裡,細葉卷丹一度被認為可能已經絕種了;此一夢幻物種,因研究學者持續尋訪,終於再次被發現,但也僅有5株的稀少數量。 細葉卷丹現蹤的消息一出,各路人馬紛紛奔往原生地,只為一窺芳蹤;為了避免細葉卷丹遭到濫採,研究學者對其發現地點極為保密。 在不傷害母株的前提下,我們研究團隊有幸獲得這3片鱗片,戰戰兢兢地將之拍照、清洗、滅菌、放入玻璃試管中進行培養。 在等候新鱗莖生長的同時,我們得以先目睹原生地細葉卷丹開花照片,其橘色花朵的花瓣反捲,葉片細長如其名。經分析原生採集地區的氣溫、雨量等資訊,繪製而成生態氣候圖,顯示其原生地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的草生植被環境。比較細葉卷丹在世界各地的分布記錄,台灣為其分布的最南界,在此生態氣候下,為適應台灣環境而發展成細葉卷丹的台灣生態型。...
↧
解開百年之謎:新台灣特有種「鹿野氏馬蘭」 由林試所正名
1928年的夏天,23歲的鹿野忠雄跟著台北一中(今建國中學)登山社,從Tabito(天祥)出發,經過五天的跋山涉水,終於登上了中央尖山,並於1930年發表了〈中央尖山登山記〉,為中央尖山第一筆正式文字記載的登頂紀錄。 鹿野忠雄寫道,「1928年8月9日……此處又出現下方看不到的高山植物,像瑪格麗特的玉山鐵桿蒿( Aster morrisonensis) 在岩角開著美麗的花。」 然而,近百年後的2019年8月,林試所植物分類團隊按字索跡,重新踏上鹿野忠雄的登山路徑,來到同一處棲地採集標本,發現當地並沒有玉山鐵桿蒿,而於2020年確認了這朵小白花不是雪山馬蘭或玉山馬蘭,而是一種新的台灣特有生物,研究團隊將他命名為「鹿野氏馬蘭」( Aster kanoi ),成為台灣目前唯一一個以鹿野忠雄命名的植物。 百年前一場誤認 意外讓鹿野氏馬蘭成為目前唯一以他命名的植物 林試所研究團隊,在最新一期的植物學期刊 《Taiwania》 上發表了這個物種,「這種菊科植物僅見於南湖大山、中央尖山及太魯閣山森林界線以上的高山岩屑地,以往常常被誤認為更高海拔的雪山馬蘭( Aster takasagomontanus )。」研究團隊循線抵達鹿野忠雄當年紀錄的位置,發現當地並沒有雪山馬蘭、玉山鐵桿蒿等菊科植物。 研究人員表示,玉山鐵桿蒿與鹿野氏馬蘭外觀上就可以區別,玉山鐵桿蒿植株外觀可達40、50公分,...
↧
墾丁再添新種 「龍口蛇鰻」現蹤港口溪 學者籲維護脆弱溪流棲地
屏東墾丁國家公園今(21日)再添新種紀錄,經嘉南藥理大學調查、海洋大學研究分析,在港口溪確定發現蛇鰻亞科( Ophichthinae ),龍口蛇鰻屬( Lamnostoma sp. )的新種,此未命名描述的新物種,預計將發表於動物分類國際期刊《Zootaxa》。 墾管處副處長許書國表示,墾管處委託嘉南藥理大學教授黃大駿團隊進行港口溪調查,發現在中游原始棲地的河段出現蛇鰻。該蛇鰻經由海洋大學教授陳鴻鳴團隊中的博士生邱詠傑,經由形態特徵分類與核苷酸序列資訊分析,確定為蛇鰻亞科( Ophichthinae ),龍口蛇鰻屬( Lamnostoma sp. )的新種。 蛇鰻科是檢視溪流底質環境健康指標 調查團隊表示,蛇鰻科沒有鱗片保護,大多棲息並埋藏於底質中,僅露出前鼻管、吻部及眼睛,並利用伏襲式的掠食方式以小型魚類及蝦等無脊椎動物為食。蛇鰻科因為大部分皮膚會直接接觸底質,因此可作為檢視溪流底質環境健康的指標。 調查團隊提到,若一條溪流生態穩定健康,應該會有相當數量的蛇鰻在此生活;而且因為必須埋藏底部伏襲獵物,一旦河床底質被擾動或嚴重破壞,甚至於變成三面光的水泥化工程時,就會造成淡水蛇鰻的棲地消失,進而族群消滅,導致原本脆弱的溪流生態失衡。 港口溪相關工程應審慎評估 以免物種未被發現就消失 調查團隊指出,目前這隻淡水域中的龍口蛇鰻仍有許多方面的知識是未知的,以環境保護及資源永續的角度,...
↧
水晶宮超級名模「豆丁海馬」 國海院首次在澎湖七美台灣灘發現
國家海洋研究院近期在澎湖群島西南方、距離七美約30海浬的台灣灘海域,首次記錄到有海中明星、水晶宮超級名模之稱的「豆丁海馬」,為台灣海域豐富的海洋生物多樣性再增添一筆重要的發現。 台灣灘地形複雜 國海院與水試所攜手蒐集海洋生物資訊 台灣灘海流強勁,地形複雜,不僅具有沙地地形,也具有珊瑚礁岩盤底質,為掌握台灣周邊海域生態資源的現況,國海院於去(2020)年進行第一次台灣灘潛水調查,並且在今年與農委會水產試驗所共同攜手合作進行「台灣周邊海域海洋生物資訊蒐集及資源調查」計畫,持續進行該海域的調查工作,發現了豆丁海馬的蹤跡。 國海院表示,「豆丁海馬」因為模樣逗趣可愛,頗受潛水客喜愛,也是珊瑚礁水下攝影必備蒐藏的目標物種之一。 長期關注台灣灘海洋生態的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研究員鄭明修表示,過去他曾在2003年於印尼美娜多海域進行潛水調查時,發現兩隻令人驚豔的豆丁海馬,返國後即發起尋找豆丁海馬的活動,並在國內潛水愛好者的響應與支持下,陸續在國內各珊瑚礁海域發現豆丁海馬的蹤跡。 豆丁海馬2007年起陸續被潛水客拍到 現蹤台灣灘是首次 根據台灣魚類資料庫的紀錄,豆丁海馬首次在2007年綠島的中寮漁港海域發現,且在蘭嶼、墾丁、東北角、東海岸、澎湖皆陸續有潛水客拍攝到,這次在台灣灘現蹤的豆丁海馬,是目前台灣最特別的發現紀錄。 國海院表示,豆丁海馬在分類階層上隸屬於輻鰭魚綱、棘背魚目、海龍魚科的種類,...
↧
↧
水蠆也能陸上跑? 微刺晏蜓大解密
編按:2021年7月,國立中興大學、台北市立動物園與薇閣中學田園教學中心聯合研究團隊,於國際期刊《國際蜻蛉學(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donatology)》發表台灣首次發現的半陸生水蠆──微刺晏蜓,記錄其在陸上行走、獵食等特殊行為。水蠆是蜻蜓幼蟲的通稱,大多都生活在湖泊、溪流一類的水域環境,是水棲昆蟲重要的一員。水蠆會捕食孑孓、蝌蚪、小魚等生物,是水中常見的掠食者,經過一段時間成長後才會羽化為蜻蜓。 2018年暑假,因研究隱翅蟲的需求,我動身前往北部中海拔的潮濕森林尋找與採集。隱翅蟲體型小、腹部柔軟,常常會躲藏在石頭底下,那天我一如往常地翻著石頭,卻突然翻到了幾隻水蠆,由於該棲地十分潮濕,當下對於水蠆出現在陸上也不以為意,猜測或許就是當地的源埡晏蜓( Sarasaeschna pyanan ),僅拍完照就返家了。 從來沒人見過這種水蠆? 個人雖然喜歡蜻蜓,對於水蠆卻沒有深入研究,僅大略知道這次發現的是晏蜓的水蠆,對於種級辨識則一無所知。約一個月後,同行友人將該日拍攝的水蠆照片貼到網路社群,研究水蠆的朋友則一眼就發現了:我們當天拍攝的水蠆,是台灣還尚未有觀察記錄的水蠆。 「會是新種嗎?還是某種成蟲已知、但水蠆未知的種類?」無數問題開始從心中浮現。 我和研究水蠆的朋友比對手上的資料,發現台灣僅有微刺晏蜓 ( Cephalaeschna risi )...
↧
代代接力研究與守護的珍稀植物:棣慕華鳳仙花
編按:20多年前,林試所助理研究員李俊緯的碩士論文主題是棣慕華鳳仙花( Impatiens devolii T. C. Huang)和黃花鳳仙花( I. tayemonii Hayata)的繁殖研究。在跟著李瑞宗與張祖亮兩位恩師多次上山的探查中與這兩種植物結緣後,從此不再能離開這片花花世界。 親近自然的起點 鳳仙花「爆爆果」的特有彈射現象 說到鳳仙花,我想大部分人會先想到台灣隨處可見的非洲鳳仙花,以及他們配有種子彈射裝置的蒴果。我們小時候會叫它「爆爆果」,每次看到都會很興奮的上前捏一下,看它爆裂開來彈出種子,就跟看到含羞草會想要摸一下相似的心情,如果剛好遇到未成熟不會爆開或是認錯植物就會很沮喪。也因為這樣的理由,開始學會辨識植物。 事實上,會彈射種子的果實,其他物種也有相似構造,並不是非洲鳳仙花特有,而是所有鳳仙花屬( Impatiens )的植物有都具備此特色,包含筆者研究的這兩種鳳仙花。鳳仙花屬植物的拉丁屬名 Impatiens 意指是不耐用、沒有耐性的意思,生動寫實地描述了這類植物果莢成熟之際、會自行爆裂彈射種子的特有現象,透過此一物理方式達到傳播種子、繁衍族群後代的神聖目的。此一獨特傳播機制,竟也成了不少孩童的自然童玩與童年美好記憶。 除了鳳仙花以外,小時候的自然童玩還有很多,例如拿美人蕉的花蜜當點心、大花咸豐草的果實當飛鏢、五節芒的葉子當弓箭或車前草可整株當毽子踢。...
↧
新物種「台灣薊」正式發表 主要分布雪霸國家公園
雪山主峰至東峰是有名的登山路線,也是攀登百岳的入門。在雪東線步道,沿途花草樹木羅列,極有機會遇見葉片呈放射狀叢生,且整株渾身長刺的草本植物的菊科(Compositae)薊屬(Cirsium)植物。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處委託中興大學森林學系研究團隊長期調查雪山植物物候,在今年發現過去被誤認為細川氏薊的台灣薊。研究團隊經過比對小花數量及染色體等,與細川氏薊不同、為新種,正式發表為台灣薊,學名 Cirsium taiwanense Y.H.Tseng & Chih Y. Chang。 雪霸處表示,雪東線步道的薊屬植物,從葉背是否布滿蛛絲狀毛可辨識成2大群:沒有明顯被毛的是阿里山薊( Cirsium arisanense ),另一群起初歸類為細川氏薊( Cirsium hosokawae Kitam.)。然而,每月上雪山調查植物物候之中興大學研究團隊,注意到雪山上的細川氏薊似乎與文獻描述有些差異,決定著手進行調查。 植物分類研究中,考證模式標本非常重要,但是植物體許多特徵在製成標本之後便會消失,例如花色,因此追溯原始發表文獻的形態描述也是重要關鍵,所幸細川氏薊的命名者北村四郎(Shiro Kitamura)明確指出細川氏薊的花為紅色,所以雪山地區這種外觀跟它相似、花卻是黃色的薊屬植物,便有可能是其他分類群。 研究中發現,該未確定薊屬植物的總苞及小花數量,通常高於細川氏薊,...
↧
種回田間起舞的蝴蝶 國土綠網啟動貢寮葦草蘭復育
經過2年時間,在農委會林務局、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及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通力合作下,復育全台野外不到200株的葦草蘭,昨(2)日在貢寮種下從果莢採集、培育而成的實生苗,要讓葦草蘭再次回到野外、自然繁衍,讓老貢寮人記憶中的里山植物再次於田邊綻放。 葦草蘭好生於台灣中北部潮濕且向陽的淺山環境,由於常與禾草混生植株不易區辨,開花時迎風搖曳,讓人誤以為是鳥而有「鳥仔花」之稱,對新北老貢寮人來說,則是妝點田壁間的「蝶仔花」;曾是台灣早期平原或淺山常見的蘭花,主要分布於中、北部海拔1000公尺以下山區,以及平地路旁向陽的草原、田野、田埂邊或岩壁上。 林務局表示,葦草蘭( Arundina graminifolia )為蘭科植物,盛花期為6~10月,因種子無胚乳,需依賴共生菌從環境取得營養。隨著棲地流失開發、除草劑的濫用還有採集壓力,讓曾經隨處可見的葦草蘭走向名列《2017台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名錄》國家級極危(NCR)植物。 2014年林務局與和禾生產班保育團隊,在貢寮合作田區的水梯田發現葦草蘭,並持續進行棲地巡護管理;2019年在「國土生態綠網瀕危植物復育計畫」架構下,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加入合作團隊,擔負起葦草蘭基礎研究與復育任務,從貢寮採集果莢進行繁殖與保存,經過2年培育出實生苗,讓葦草蘭重返貢寮原棲地。 此次活動,由特生中心主任楊嘉棟代表贈苗給維護田區、長年維護葦草蘭棲地的農民...
↧
↧
如偵探般抽絲剝繭 逐步釐清小唇蘭的授粉之謎
只在假日開張的建國花市總是人聲鼎沸、摩肩接踵。仔細一瞧,有位女士提著一大盆開著大串白花、人氣居高不下的台灣蝴蝶蘭( Phalaenopsis aphrodite subsp. formosana );一位男孩駐足攤位前,手捧台灣一葉蘭( Pleione formosana )的種球,準備購買種植用的盆子和水苔;也有對老夫妻正在聽攤主介紹報歲蘭( Cymbidium sinense )的種植技巧。 這是大家熟悉的花市日常,碩大的花與花香是多數人對蘭花的印象。但台灣多達400種的蘭花中,也有不少種類其實非常不起眼,像小唇蘭既沒有斑斕的葉片、植株不大、花小又不稀有,就非常容易忽視。 這也是蘭花? 郊山步道旁的小小驚喜 小唇蘭( Erythrodes chinensis )為蘭科(Orchidaceae)小唇蘭屬( Erythrodes ) [1] 的其中一員,分布於台灣全島低海拔到中海拔的闊葉林及竹林,也廣泛分布於中國南方到印度阿薩姆邦以及中南半島,屬於世界上常見的蘭花。在盛開時期的郊山步道邊,常看到一棵棵小唇蘭,小小的植株抽出長長的花序。 小唇蘭屬,目前世界上約有26種,台灣有紀錄的包括密花小唇蘭( E. aggregatus )及小唇蘭( E.chinensis )兩種。而小唇蘭還存在另一變種——三葯細筆蘭( E. chinensis var. triantherae ),...
↧
迷霧中的白色精靈:林氏高腰蝸牛
在台灣海拔1500-2500公尺的山區裡,夏季午後經常烏雲密布,不久後便會降下大雨;即使在沒下雨的日子裡,山頭也經常雲霧裊裊,一直到入夜後才逐漸散去,這就是台灣中海拔霧林帶的日常景色。霧林帶是台灣雨量最多的區域,也是闊葉林與針葉林的交界帶;闊葉林的主要優勢物種以樟科、殼斗科為主,針葉林則以松科、柏科植物占優勢,兩種林相,隨著緯度與海拔的些微差異,相伴為生。 在台灣西南部中海拔山區濕涼的夜裡,有一種全身潔白,背著圓錐形殼的蝸牛,伸展了較平常長的腹足緩慢而靈活的爬行在6公尺高的大葉楠樹冠,猶如棲息在深山迷霧中的白色精靈,牠就是2008年發表的林氏高腰蝸牛( Satsuma lini Wu, Hwang & Lin)。 蝸牛分為樹棲、地棲 類型與生態習性大不相同 我們所認識的蝸牛中,多數是在地面活動,這一類的蝸牛稱為地棲性蝸牛(terrestrial snails);然而有一類蝸牛喜好在樹上生活,稱為樹棲性蝸牛(arboreal snails),牠們的蝸牛殼通常會呈現亮白色或紅、黃、綠等明亮的色系,便於融入白天的樹冠環境,以避開森林中的鳥類和小型哺乳類等天敵,林氏高腰蝸牛便是其中一種。 樹棲性蝸牛需盡量避免讓自己掉落地面,一來是容易因此摔破殼,二來是牠們的顏色,對應棕黑色的地面反差明顯,容易遭受攻擊。因此當風吹搖晃枝葉時,牠們或者快速爬離、尋找避風之處,或者用腹足、...
↧
不驕不縱盤伏行走於溪流上——台灣水龍
「龍」是各國傳說中與水相關的神獸,日本亦常將河川帶入龍的形象,例如經典動畫《神隱少女》中:白龍因人類將他掌管的河川填平而間接失去了真名,受污染的河神被誤會成腐爛神來到湯屋,經清洗後化為龍形離開。而現實生活與動畫描述相似,台灣的河流與湖泊中也棲息著名為「龍」的生物,跟動畫中的白龍和河神一樣,受到破壞離開了原本棲息的環境,隨著台灣河流受到缺乏生態觀念溪床工程整治,本篇主角「台灣水龍」是否能在浩劫中,找到綻放生命色彩的故事。 雜交種的獨特身世 鵝黃身姿盤伏在水上行走 台灣水龍( L. × taiwanensi s Peng)是彭鏡毅教授於1990年在中央研究院植物學彙刊(Botanical bulletin of Academia Sinica)發表的新雜交種,由二倍體的黃花水龍( L. peploides subsp. stipulacea )做為母本與四倍體的白花水龍 ( L. adscendens )做為父本雜交而來的三倍體天然雜交種。 彭鏡毅博士當初為了研究台灣水龍曾在《中華植物學會通訊》上發表了一篇文章〈二倍體黃花水龍,妳在何方?〉,紀錄早在1918年間,許多的植物學家在台灣各地採集到三倍體的水龍,唯獨少了二倍體的,便在以這篇文章上深情的呼喊,徵求當時會友提供資料來研究它。 彭博士發表了新種台灣水龍同時,確認了台灣沒有黃花水龍的分布,所以沒有在台灣本土雜交台灣水龍的紀錄,...
↧